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区区之迹,盖未足以论士也。

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绍圣四年十二月一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葺茅竹而居之             葺:修建。

B.癯而实腴                 癯:清瘦。

C.黾勉辞世                 黾:尽力。

D.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范:示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以遗后之君子                 退论书策以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C.先君命辙师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遂与渊明比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叙述苏子瞻谪居儋耳的生活状况,住陋室,啖芋荼,喜作诗,淡然于名利之外,表现了苏子瞻之人品、志趣,放旷情怀。

B.引是一种类似于序言的文体。作者转录了其兄子瞻之来信,体现子瞻对于陶渊明诗歌之艺术特色和陶渊明为人的评价。

C.作者在引录子瞻的书信的基础上,引发议论,表明自己对子瞻为人及诗歌创作的看法,并进行了概括评论。

D.本文笔法灵活。以散句为主,间杂着整句;叙议结合,行文自由。能运用引用、比喻修辞手法来表现子瞻谪居东坡后学问大进的情况。

4.用“/”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A 3.D 4.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5.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⑵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第二段:“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这两句的大意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因此,“师”解释为“从师学习”,“师范”同义复词,故“范”应解释为“学习”。所以选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A项第一个“而”作连词用,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但是”;第二个“而”作连词用,表示并列关系。B.两个“以”表示目的关系连词,“来、用来”;C.两个“焉”都作代词,他;D.两个“与”都为介词,和、跟。所以,选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把选项带回原文进行分析比较,做出取舍。D项“引用”属无足生有,原文在第四段:“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可见,“引用”属无足生有,尽管全文其他地方用到“引用”。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需要注意的文言虚词断句词有:以;句式对称结构的有: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独喜为诗/精深华妙。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重点实词、虚词意义、特殊句式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和特殊句式: “以”(因为)、“走”(跑)、 “出仕”(为官)、“悛”(悔改),同时注意“为……所……”这一被动句式的翻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 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道:“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表面朴质而实际上华美,表面清瘦而实际丰腴。即使是曹植、刘桢、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追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 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他们肯定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此事。孔子说:“就传述而不创作、诚实而爱好古代文化而言,我私下自比于古之贤大夫老彭。”孟子说:“曾子、子思(地位虽异但)道相同。”些微之事,不足以谈读书人! 我年幼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努力追赶他,但总是落在他的后面,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学他写的诗也不过几首而已。 绍圣四年二朋二十九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0分)

勃鲁阿戴总统  [法国]吉尔贝·塞斯勃隆

艾米尔·勃鲁阿戴有一种大大妨碍他前程的脾气。因为他虽然在政府机关里任职,却丝毫不象他的同事们那样克制、收敛,居然还敢发发脾气。象他这样一个爱发号施令、性格暴烈、胆大而有见识的人,亏得他喜好不一,应该说他需要在办事中有条不紊,否则他连现存占着的那个微不足道的位置还捞不到哩。他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都是“准时而行”的,这一点是他在部里的档案中得到的唯一良好的评语。他每天起床、到部里上班、吃饭、吸烟、洗手,等等,都是一成不变。他的梦想、筹划、发怒——所有使他成为一个人的活动,都被安排在这些事的空当儿里。他总是从晚间九点睡到早上七点,一旦缺了五分钟的觉,无论如何,要在当天补回来,否则就要出现严重的神智不清的情况。

依照这种情况推测,他的后半生里只考两个日子值得提一下了:一个是他退休的日子,一个就是他死的日子。其余的都是一成不变,“准时而行”的。

可是有一天晚上,几个顺路来看望他的朋友把他拉出去,先到戏院,后到夜总会,在外边玩了个通宵。第二天早晨,勃鲁阿戴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是在家里,这会儿时钟正好敲了七下。他面临一个无情的窘境:要么睡上一天觉,要么照常上班工作,不睡觉了。在不知不觉中,还是他的身体替他找到了唯一对他合适的办法,艾米尔·勃鲁阿戴又睡着了,但他刚一睡倒,身体很快就起来了,重新穿好衣服,到部里上班。从此,他成了一个梦游者。

从那天开始,他的生活就完全颠倒了过来:他的梦想、他的筹划、他的愤怒统统沉浸在这白天的酣睡之中;而他的自负、暴烈、大胆和才智都归到无用场的黑夜里。在白天,只见他完全是个沉默寡言、谦卑顺从、唯唯诺诺的样子,因为他完全是个夜游的人。然而正因为如此,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

原来他的上司们对他那过强的性格一直很厌恶,现在终于觉得他的职位如此低下是有欠公道的,就越级提拔他。人们本来知道他并不怎样笨,现在又发现他温顺、平和,毫无野心,于是就把他树为榜样。首先把法兰西学院院士的桂冠给了这位梦游者,接着他又得到了骑士荣誉团勋章。“怎么!他以前还没有得到吗?”

他不久就成为交易界津津乐道的人士。有人揣度艾米尔·勃鲁阿戴可以出任一个子公司的经理。这是对他一番“试用”。梦游人当然表示同意。他出席各种董事会,总大睁着那双茫茫然的眼睛,嘴边挂着微笑。“他样样都好,亲爱的……”那些托拉斯的巨头们非常赏识他。不久,他就在三个、七个、甚至二十个董事会里兼职,人们推选他当董事长。他在承办什么事务和主持投票时,完全符合例行公事原则,又毫无任何自己的见解。这是无与伦比的优点。由于那些托拉斯老板有意把他引进海运界,他就在那里发迹扬名了。从此,那些搬运工、码头工和随时都会丢掉性命的水手们一听到勃鲁阿戴经理的名字就会脱帽表示敬意。

托拉斯的巨头们认为,像勃鲁阿戴这样恪尽职责的人物应该更直接地参预国家事务。梦游者自然同意了。有人出钱给他买了一个选区,于是他成了众议员。后来成了参议员,接着又从副议长升为参议院议长。最后,他当上了共和国总统。他很少演说,演说时内容也平淡无奇,这样,全国一半的人听了大失所望,可是另一半的人听了则大为高兴,说:我们总算有了一位不夸夸其谈的总统,一位思想家!只要看一看他那双沉思的眼睛,富有哲学意味的微笑,就足以……”再说,他是那么风度翩翩。众所周知,自从费里克斯·富尔总统以来,竟没有一个总统懂得穿衣服。于是这位勃鲁阿戴总统就被当作出口商品一样看待了。在这位气度不凡而又比英国国王还要沉默寡言的人物访英以后,法兰西银行从大不列颠政府银行得到了一笔渴望已久的巨额贷款。但由于这笔钱早就用于填亏空,勃鲁阿戴总统便又被派往美洲进行访问。就是这趟旅行把一切都搞槽了。因为新旧大陆之间的时差使艾米尔·勃鲁阿戴弥补上了很久以前欠下的那一夜睡眠,这真是他自己也没有料到的事情。

此后,他又白天清醒,夜里睡觉了!□□□□□□□□□□□□□□□□□□□□□□□□□□□□□□□□□□□□□□□□。在国会和银行的走廊里,到处是议论他的窃窃私语。不到半年,艾米尔·勃鲁阿戴落入了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一些圈套(只有他被蒙在鼓里),他不得不辞去共和国总统的职务。他被撤掉一切官方职务,最后获准去享受他那退休的权利了。(有删改)

1.小说开篇交代了艾米尔•勃鲁阿戴有一种大大妨碍他前程的“脾气”,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⑴指出文中“重大变化”的内涵。(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赏析文中的画波浪线的语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情节发展,补写末段空格处的内容。(不超过40字)(3分)

4.本文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虚构是小说的合法化身份,没有了虚构就没有小说,本文体现了小说虚构的特点,就小说的“虚构”与“真实”的关系,请联系小说的主题,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中国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

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粱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橡、檩、檀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词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粱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到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全座建筑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宋时把每一结构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撑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作“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做作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橡”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可比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油饰本是为保护木材而用的。在这方面中国工匠充分地表现出创造性。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在梁枋上作妍丽繁复的彩绘,但主要的却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而以金为点缀,所谓“青绿点金”,柱和门窗则只用纯色的朱红或黑色的漆料,这样,建筑物直接受光面同檐下阴影中彩绘斑斓的梁枋斗拱,更多了反衬的作用,加强了檐下的艺术效果。

至于建筑物之间的组合,即对于空间的处理,我们的祖先更是表现了无比的智慧。院落组织是中国建筑在平面上的特征,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要建筑物,如殿堂、厅舍,加以附属建筑物,如厢耳、廊庞、院门、围墙等周绕联络而成一院,或若干相遂的院落,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于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1.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

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

2.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

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C.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

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

3.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多种“文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满分5 manfen5.com

每餐,都要100分!

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1月,徐侠客在腾讯微博上发起“光盘行动”: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吃饭时间到,一起参与“光盘行动”吧!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放在画面上方,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2分)

答:                                                                       

2.就“舌尖上的浪费”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答:                                                                       

                                                                               

 

查看答案

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一句简短的语言来描述它。(4分)

(1)岁:山数着夕阳下坠的次数记下日子的年轮。

(2)动:不安静的云,有一丝力气也要做飞翔的梦!

1.碑:                                                                       

2.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故事,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思考,提炼出故事所包含的两个人生哲理。各用一句话表述,每句不超过25字。(3分)

埃塞俄比亚山区里有两种花——印答花和简安花。当这两种花相距很近时,它们就争看吸收根部有限的水资源。印答花有着非常发达而敏感的根系,当它感觉简安花在与它争水分时,便出于本能疯狂地摄取所有水分。由于水分全都被印答花吸收了过来,简安花就逐渐枯黄。印答花因水量充足而疯狂生长,并开出很大的花,它的枝茎也因水分充足而变得十分嫩脆,因此在夜晚的大风中,就轻易地折断了。而此时,坚强隐忍的简安花则有了吸收水分的机会,渐渐复活并快速地开花结果。

1.印答花:                                                                      

2.简安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