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最美的风景,总在未曾到过的地方! 读罢这...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最美的风景,总在未曾到过的地方!

读罢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解析】 试题分析: 立意角度:①人生、事业要不断涉足未知领域,唯有如此才可创新和超越自己,享受美好。②“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语)可从“不满足”的角度,谈行万里路,探索未知,增长见识,享受人生,或谈要锐意进取,追求卓越。③“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王安石语)因而,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拥有卓越美好理想的人往往是少数派或孤独者。④也可以反向立意,从“要知足”的角度,谈珍惜拥有,不要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 文体:注意文体特征,不要写成“四不像”的作文。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语言综合运用。(15分)

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琵琶音乐的千古绝唱,更是“天涯沦落人”同病相怜的真实写照。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之“良久立”,不啻又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请围绕“良久立”及其前后细节,写一段琵琶女内心倒海翻江、情感变化复杂难陈的文字。

要求:(1)从琵琶女的角度,以第一人称来写;(2)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有心理和动作描写,富于感染力;(3)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曼希沃在踮着足尖走进来、撞见孩子坐在太高的键盘前面的那天,忽然心中一亮:“哦,神童!怎么早先没想到呢?这不是家庭的运气吗!他将来可以带着我周游德国,也许还能到国外去。那不是又愉快又高尚的生活吗?”

一吃晚饭,曼希沃就马上把孩子赶到钢琴前面,要他把白天的功课复习三遍,直到他眼睛累得要阖拢来的时候,从此竟是每天如此。克利斯朵夫很快就厌倦了,后来竟闷得慌了:他连去看看亲爱的河的时间都没有了。他的骄傲与自由都受了伤害,他愤慨极了,他决意不是从此不弄音乐,便是尽量的弹得坏,使父亲灰心。这让他自已也不大好受,可是他的自由独立非挽救不可。

从下一课起,他就实行他的计划。他一心一意地把音弹错,把装饰音弄成一团糟。曼希沃叫着喊着,继之以怒吼,戒尺也像雨点一般落下来。克利斯朵走咬着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忍着痛苦照旧乱弹。曼希沃和他一样固执,发誓哪怕两天两晚的拼下去,也决不放过一个音,直到儿子弹准为止。

“爸爸,我不愿意再弹了。”他鼓足勇气说。

曼希沃气得不能呼吸了。

“怎么!怎么!”他喊道。

“我不愿意再弹,因为我不愿意挨打,”克利斯朵夫大哭大叫地说,“而且,我不喜欢音乐!”

克利斯朵夫给赶到了楼梯上,又脏又暗、踏级都给虫蛀了的楼梯上。天窗的破玻璃中吹进一阵风,墙上湿漉辘地全是潮气。他一边哭一边照旧望着周围的东西,不久他站起来,窗子在吸引他,莱茵河在屋下奔流。在孩子心目中,河仿佛是个有生命的东西,是个不可思议的生物,但比他所见到的一切都强得多!什么也拦不住它,不分昼夜,也不问屋里的人是悲是喜,它总是那么流着,那样的恬然自得。要能象它一样的穿过草原,拂着柳枝,在细小晶莹的石于与砂块上面流过,无愁无虑,自由自在,那才快活咧!

孩子全神贯注地瞧着,听着,仿佛自己跟着河一起去了……他闭上眼睛,波涛汹涌,急促的节奏又轻快又热烈地往前冲刺。而多少首乐又跟着那些节奏冒上来,像葡萄藤沿着树干扶摇直上:其中有钢琴上清脆的琶音,有凄凉哀怨的提琴,也有缠绵婉转的长苗……那些风景隐灭了。河流也隐灭了。只有一片柔和的、暮霭苍茫的气氛在那里浮动。克利斯朵夫感动得心都颤抖了,凡是可怕可悲的事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一场轻飘的梦,一阕清朗的音乐,在阳光中浮动,好似室女座中的众星在夏季的天空闪烁。

然后,什么都隐灭了,一切形象都化掉了……一片汪洋,一线水波在天边颤动,——那是大海。河向着海流去,海也向着河奔来,终于河流入海,不见了……音乐在那里回旋打转,舞曲的美妙的节奏疯狂似的来回摆动。自由的心灵神游太空,有如被空气陶醉的飞燕,尖声呼叫着翱翔天际……欢乐啊!欢乐啊!什么都没有了!哦!那才是无穷的幸福!

时间流逝,黄昏隶了,楼梯那边已经黑了。——小克利斯朵夫老是伏在窗洞边上,抹得乌七八糟的苍白的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他睡熟了。

他不得不让步了。虽然英勇的抵抗极其顽强,终究给戒尺制服了,每天大部分时间他必须坐在这架刑具前面。

他自以为对音乐恨透了,但他拼命用功,那可不是单单为了怕父亲的缘故。祖父有过几句话给了他深刻的印象。老人看见小孙子哭,就郑重其事地和他说,为着人间最美最高尚的艺术,为着安慰苍生,为人类增光的艺术而吃些苦是值得的。克利斯朵夫一方面因为祖父把他当作大人看待而非常感激,一方面因为那些话跟他高傲的精神非常投合而是为感动。

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音乐所引起的某些情绪深深地印在心头,使他不由自主地留恋音乐,把一生奉献给这个他自以为深恶痛绝、竭力反抗而无效的艺术。

 (节选自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有删改)

1.小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2.小约翰·克利斯朵又决定把生奉献给“竭力反抗而无效的艺术”,请概述他反抗“无效”的原因。(6分)

3.有人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能够取得音乐成就应该感谢父亲曼希沃,也有人说一个音乐天才几乎毁在父亲曼希沃的手里。请选择其中一种看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曼希沃把贪恋玩耍的小克利斯朵夫闷在屋子里练琴,这使钢琴成了小克利斯朵夫的刑具,也使他开始在自由与音乐间挣扎。

B.“尽量弹得坏”“一心一意地把音弹错”,就是因为小克利斯朵夫连看看河的时间都没有了,从而对练琴感到厌倦和烦闷。

C.黄昏时小克利斯朵夫“脸上闪着幸福的光彩”,说明他看清并真正踏上了自己的音乐之路,这一细节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

D.小说通过小克利斯朵夫热爱音乐——反抗弹琴——决定把一生献给音乐的情节,再现了他走上音乐之路的经历,引人深思。

E.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多样,既有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又有联想与想象,使富有音乐天赋的小克利斯朵夫的形象跃然纸上。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仁者爱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______________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青泥何盘盘!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             ,于人为可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鹊踏枝 · 过人家废园作

[清]龚自珍

漠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蒙蒙扑面皆尺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枝,花开不合阳春暮。

[注释]①自幼博通多才的龚自珍,嘉庆十五年(1810年)应顺天乡试竟只中了副榜,三年后再试又落榜,这阕《鹊踏枝》就写于这一时期。

1.这首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2.请评析“孤花”这一艺术形象。(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①。年四十余,生一子,溺爱甚至。纵任之,惟恐拂。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无何,子病,翁故蓄善骡,子曰:“骡肥可啖,杀啖我,我病可愈。”柳谋杀蹇劣②者。子闻之,大怒骂,疾益甚。柳惧,杀骡以进,子乃喜。然尝一脔,便弃去。病卒不减,寻死,柳悼叹欲绝。

后三四年,村人以香社③登岱。至山半,见一人乘骡驶行而来,怪似柳子。比至,果是。下骡遍揖,各道寒暄。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但问:“在此何作?”答云:“亦无甚事,东西奔驰而已。”便问逆旅主人姓名,众具告之。柳子拱手曰:“适有小故,不暇叙,明日当相谒。”上骡遂去。众既归寓,亦谓其未必即来。厌旦俟之,子果至,系骡厩柱,趋进笑言。众曰:“尊大人日切思慕,何不一归省侍?”子讶问:“言者何人?”众以柳对。子神色俱变,久之曰:“彼既见思,请归传语:我于四月七日,在此相候。”言讫,别去。

众归,以情致翁。翁大哭,如期而往,自以其故告主人。主人止之,曰:“曩见公子,情神冷落,似未必有嘉意。以我卜之,殆不可见。”柳啼泣不信。主人曰:“我非阻君,神鬼无常,恐遭不善。如必欲见,请伏椟中,察其词色,可见则出。”柳如其言。既而子来,问曰:“柳某来否?”主人曰:“无。”子盛气骂曰:“老畜产那便不来!”主人惊曰:“何骂父?”答曰:“彼是我何父!初与义为客侣⑤,不意包藏祸心,隐我血资,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言已出门,曰:“便宜他!”柳在椟中,历历闻之,汗流接踵,不敢出气。主人呼之出,狼狈而归。

异史氏曰:“暴得多金,何如其乐?所难堪者偿耳。荡费殆尽,尚不忘于夜台⑥,怨毒之于人甚矣!”

(《聊斋志异·柳氏子》)

[注] ①法内史:法若真,胶州人,曾任内翰林国史院中书舍人,故称之为 “内史”。主计仆:掌管财务出入的管家。②蹇(jiǎ n 简)劣:驾劣、劣等。③香社:结伙朝山进香、祭神叫 “香社”。④厌旦:明晨。⑤客侣:合伙在外经商。⑥夜台,墓穴,冥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便问逆旅主人姓名            旅舍,客舍

B.村人共骇,亦不敢诘其死      询问,追问

C.趋进笑言              催促

D.曩见公子,情神冷落          先前,从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厌旦俟之             久之曰

B.杀骡以进             众以柳对

C.一人乘骡驶行而来     既而子来

D.柳如其言             察其词色,可见则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西川四十余岁,生了个儿子, 溺爱异常。言无不从,儿子生病,要把家中那头肥骡杀来吃。柳西川想换一头瘸腿的,儿子便寻死觅活。

B.柳氏子死去几年后,村里人却在泰山见到了他。他骑着一头骡子,对村里人颇为客气,谦恭有礼,谈笑寒暄,但一谈起他父亲就变了脸色。

C.柳西川跑到泰山想见儿子,客店主人认为神鬼无常,劝他先藏起来。柳氏子满怀仇恨陈说的一番话语,令藏在柜子里的柳西川冷汗淋漓。

D.作者认为,一下子得到很多很多钱财当然快乐无比,可偿还起来就不那么好受了;而将家产几乎破费净尽,到了阴间还念念不忘,这怨恨也太厉害了

4.翻译以上文言文阅读中的画线句(12分)

(1)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4分)

译文:                                                    

(2)适有小故,不暇叙,明日当相谒。(4分)

译文:                                                   

(3)暴得多金,何如其乐?所难堪者偿耳。(4分)

译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