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3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4分)

                                                                                        

 

1.(3分)诗人发现,不远处的篱笆旁有一盏灯火,原来是孩子在深夜捉蟋蟀(1分),这是一幅欢快而有趣的生活图景(1分)。孩子的天真幸福反衬出了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1分)。 2.(4分)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衬,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思乡之情。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③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④拟人的手法,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指出表现手法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思想感情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 答题时要先解释三、四句,然后再用合适的题概括话面特点,最后归纳思想感情。类似题答题步骤就是以上三步,不能仅答第一步的内容。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7小题,共35分。)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时,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于天官①,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不足可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清·吴敏树《说钓》)

注:①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盖时始得一动                  逾:更加

B.注意以取之,乃一得     间:间隙

C.其试而不遇也      数:多次

D.若其进于礼部,于天官          吏:官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钓之道未善也,亦知趣焉          ②而无他钓焉,可哉

B.①浮子寂然,徐牵引之              ②动而掣之无有

D.①或一日得鱼稍大某所              ②终焉少系于人之心

3.下列各句中,都用具体行为表现作者“喜钓”特点的一组是           (    )

①疾理钓丝,持篮而往   ②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③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     ④忍苦风尘之路

⑤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               ⑥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记叙了钓鱼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与钓者相应的心情,多用细节描写,特别是对浮子的动静以及钓不到鱼时的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情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

B.第二段是作者发出的慨叹,而结尾的“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也写出了作者的无奈。表明作者喜于归隐,乐于垂钓的情怀,是作者一生不求功名的总结。

C.作者用“鱼”比喻官职,人人求官心切,都希望通过科举后步步高升。用具体的垂钓来阐发抽象的求官心理,然后再通过议论点出文章的主旨所在,更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D.作者认为,有些人醉心于功名,就像一心想钓大鱼一样,大的欲望之上还有更大的欲望,得到之后还有更多的奢求,永不满足,到死都不会停止。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3分)

                                                                                               

②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3分)

                                                                                           

③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4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疏疏的高干子,英气隐隐逼人。

②我想月下的海棠,大约便是这种光景吧。

③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

④可惜没有趁着夜色看过;王鹏运有两句词道:“只愁淡月朦胧影,难验微波上下潮。”

⑤海棠的花繁得好,也淡得好;艳极了,却没有一丝荡意。

A.③①⑤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⑤①③②④        D.①⑤③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互联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B.深圳民营医院有70家之多,数量超过公立医院,已成为国内民营医疗开放程度最高、服务份额最大的城市。

C.作为一名武警官兵,我决心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净化灵魂、完善自我,自觉坚持和发扬军队的优良传统,用出色的工作成绩报效国家和人民。

D.“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日前首次对位于银河系核心部位的巨型黑洞进行了观测,并抓拍到该处发生的一次爆发事件。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双节”长假首日,全国各地相当多的高速公路因免费通行成为中国式拥堵中的一道别样风景,专家认为中国高速公路全面取消收费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企求一挥而就。相关机构应该关心的是,免费之后该怎样治理拥堵?不能因噎废食,让拥堵成为继续收费的理由。(    )

A.别样 B.循序渐进   C.一挥而就   D.因噎废食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学/阔              纯/然             地/脑

B.候/整              拘/忸             断/执

C.吝/维              制/厨             偏/

D.拿/取              击/咒             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