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哈佛大学的图书珍藏馆)。在大火发生前,一名学生违规(只能在馆内阅读)把一册名为《基督教针对魔鬼、俗世与肉欲的战争》的书带出了馆外,打算在宿舍阅读。

第二天当他意识到自己从珍藏馆带出的那本书,已是珍藏馆唯一存世的书的时候,他陷入了纠结之中。

最终,他敲开了校长霍里厄克的办公室。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书,感谢了他,然后下令把他开除出校。理由是,这名学生违反了校规。

“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这是他们的行事态度。

要求:①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材料作文,要认真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中心来,并以此为中心作文。本段材料的中心句是“‘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这是他们的行事态度。”校长感谢那位同学,是因为那位同学诚实;开除他,是因为有校规。据此我们可以提取以下立意: ①要想培育最有利于学习的土壤,就得从严治校,严格就是学校的知名度,是良好校风的最有力的看守者。 ②法理第一,制度第一。 ③道德与制度孰轻孰重。 考点: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事件中母亲的行为作出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30字(6分)

2012年,莫言在瑞典文学院领取诺贝尔奖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那个看守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查看答案

“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宣传短片“走基层”的宣传语,请以此为示例,分别为“读书”“交友”各写一句宣传语。(4分)

示例:走基层: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1)读书:       (2分)

(2)交友: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共23分)

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余秋雨

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

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

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

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

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

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

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

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

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

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

请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影神赠答诗》

“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

(节选自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

B.第一段中划线处“他可能还会觉得”的内容,从字面上看是陶渊明觉得,实质上是作者觉得。

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他惦念着自己的田园,担心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

D.中国的文化人格从漫长的古代到东晋末期出现了三次非常重要的发展变化。

E.本文采用了比较、比喻、欲扬先抑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

2.文章开头说:“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可能有点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该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5分)

4.作者在文末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土坡”,不愿成为“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6小题)(6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

2.       ,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引壶觞以自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王勃《滕王阁序》)

5.云树绕堤沙,       ,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6.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其声呜呜然,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一联作简要赏析。(4分)

2.诗歌最后两联借助哪些意象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