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杏花书屋记

归有光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日:“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予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堂,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官陟宪使  陟:官名

B.以志吾梦云  志:记下、记录

C.周亦艺以花果竹木  艺:种植、栽种

D.犹冀真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  冀:期望、希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①公以言事忤天子    ②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C.①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D.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用简要的文字概括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行文思路。(3分)

4.用“/”给下列文言语段断句。(3分)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吕祖谦《东莱左转博议》)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4分)

(2)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3分)

(3)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3分)

 

1.A 2.C 3. 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 4.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5.(1)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辱,免不了有动荡不安、很不稳定的祸患。 (2)孺允修补玉岩公的居室,趁机在园中建造了五间房屋。 (3)真可谓是醒来所见的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 【解析】 1.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并注意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的区别。此处的“陟”应译为“提拔”。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熟悉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根据虚词所在位置和句意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C. 都是主谓之间的助词。A. ①代词,他的,②代词,自己。B. 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用、拿。D. ①介词,对于②介词,在。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概括出每段的段意,再把段意相同的段落合并,即可概括出本文的行文思路。本文第一段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第二段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第三段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一段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断句时,首先要了解句子大意,其次借助一些标志性词语,如本题中“亦”“而”“何”等虚词前面一般停顿,名词“秦晋”“郑”“烛之武”等做主语,其前面要停顿。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抓住关键字词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词和句式:(1) “数”译为“多次”,“见”译为“被”,“患”译为“祸患”。(2)“葺”译为“修补”,“因”译为“趁机”。 (3)“觉”译为“醒”,“妄”译为“虚妄”。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杏花书屋,是我的朋友周孺允修造的读书的房子。孺允自己说他的已故的父亲大人玉岩公做御史,被贬谪到沅水、湘水一带时,曾经梦见自己住在一间房子里,房屋旁边杏花烂漫,孩子们在屋里读书,琅琅的书声传到屋外。嘉靖初年,(玉岩公)被重新起用提升为宪使,就从故居迁到县城的东门,这就是现在居住的房子。玉岩公指着后面的空地对孺允说:“今后应当修建一间房子,给它命名为杏花书屋,来记下我做的梦。” 玉岩公后来调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没来得及回家就死在南京。孺允兄弟多次被欺侮,家道不免有风雨飘摇的忧患。像这样过了几年,才找到了一个安定的居所。到了嘉靖二十年,孺允修补玉岩公住过的屋子,就在园中建了五间屋,收藏了上万卷书,用玉岩公曾经说过的杏花书屋命名,书匾写好挂在门楣上,周围种植花果竹木。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杏花开得鲜艳灿烂,恍惚间就像玉岩公往年在梦中见到的情景一样。回想玉岩公被贬的地方,可以说醒来时所看到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进入房子,想到玉岩公,能不感慨吗? 从前唐朝人重视进士科,读书人应试考中时,正是长安杏花盛开的时候,因此人们都把杏园之宴当做大事。现在考进士,也正当杏花盛开的时候,读书人考中进士,大多以梦见杏花为先兆。这是世俗对荣誉和名声没有忘记才这样的缘故。玉岩公因为说话触怒了天子,被贬到岭南十多年,历尽艰险,玉岩公心性刚毅,不为富贵所动;把通过考科举获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子孙身上。大概古代的君子,热爱自己的国家,不只是自己竭尽辛劳;对他的后代,还希望他们世代享受祖宗的德泽为朝廷竭力效劳。玉岩公的良苦用心就是这样的。 现在距离玉岩公去世,还没有多长时间,以前与玉岩公一起考中进士做官的人,富贵显赫一时,他们的后代不知道在哪里。孺允兄弟虽然不得志,但人们希望他们大有作为。玉岩公的孙辈们都才华出众,可以凭这知道是受了《诗》《书》传家的影响。《诗经》说:“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我在周氏家族这里看到《诗经》中所说的情形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一种叫做真养产碱杆菌的不起眼的土壤细菌具有一种天然性能;只要受到压力,它们就会停止生长并竭尽所能产生复杂的碳化合物。目前,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教会了这种微生物一项新技能:他们修补了它的基因,从而使它能够制造一种叫做异丁醇的酒精燃料,可以直接取代或者兑入汽油。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科学家克里斯托弗 布里格姆致力于开发这种经过生物性改造的细菌,目前他正尝试让这种生物将大量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从而使它能够利用废气制造燃料。

布里格姆解释道,在微生物的自然状态下。当它的基本营养物质来源,如硝酸盐和磷酸盐受到限制时,“它就会进入储碳模式”,就是在它感觉资源有限时储存食物以备后用。

 “它所做的就是尽可能获得碳,并将其以多聚体结构储存起来。而这个多聚体的属性与很多用石油制成的塑料相似”,布里格姆说道。通过敲除一些基因,再插入另一个生物的基因,并且修补其他基因的表达,布里格姆和他的同事们成功地使这种微生物不再产生塑料转而产生燃料。

尽管团队致力于使微生物将二氧化碳作为碳源,但通过略微不同的调整,同样的微生物就能拥有将包括农业废物和城市垃圾在内的几乎所有形式的碳源转化为有用的燃料的潜力。实验室环境中的微生物已经可以将果糖(一种糖)作为碳源了。

“结果表明,持续培养这种微生物可以获得大量的异丁醇”,布里格姆说。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优化系统以提高生产率,同时设计工业化水准的生物反应器。

布里格姆说,不像在一些生物工程系统中,微生物需要破坏微生物的细胞才能在体内产生期望的化学物质,真养产碱杆菌天生就能将异丁醇排入周围流体中,进而使其被连续不断地过滤出来,而生产过程不会停止。他说道,“我们不需要额外的转运系统将它转运出细胞”。

许多研究小组通过包括其他转基因生物在内的多种途径获得异丁醇产物。至少已经有两家公司做好了将它作为燃料,燃料添加荆或化学产品原料生产的准备。与其他被推荐的生物燃料不同,异丁醇几乎不需要改造就可以用于现有的发动机,一些赛车中已经使用了异丁醇作为燃料。

麻省大学达特茅斯分校的生物学副教授马克 希尔比指出:“这个方法相比由玉米提炼的乙醇产品有许多潜在的优势。细菌系统具有可扩展性,理论上可以在工业化环境中产生大量的生物燃料”。他补充道:“这个系统的潜力尤其体现在可以从废料或二氧化碳中提取出碳,因此不会影响粮食供应。”总之,他说,“这个方法有很大的潜力”。

(节选自《环球科学》,顾卓雅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异丁醇”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异丁醇是一种酒精燃料,可以直接取代或者兑入汽油,作为燃料使用。

B.异丁醇可以由持续培养经过基因改造的真养产碱杆菌大量获得。

C.异丁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可以作为燃料添加剂或化工原料。

D.异丁醇是一种多聚体结构,它的属性与很多用石油制成的塑料相似。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经过生物性改造的真养产碱杆菌,已经能够利用二氧化碳、果糖、农业废物和城市垃圾等各种碳源制造燃料。

B.异丁醇不需要任何改造就可以直接用于现有的汽车发动机,一些赛车中已经使用了异丁醇作为燃料。

C.在微生物的自然状态下,当真养产碱杆菌的基本营养物质来源,如硝酸盐和磷酸盐受到限制时,它就会停止生长,尽可能获得碳,并将其以多聚体结构储存起来。

D.在生物工程系统中,微生物需要破坏微生物的细胞才能在体内产生希望的化学物质。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细菌系统生产燃料,理论上可以在工业化环境中产生大量的生物燃料,廉价高效,它必将取代现在的石油,成为人类燃料的主要来源。

B.如果能够用真养产碱杆菌将大量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来制造燃料,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C.研究人员致力于优化微生物燃料生产系统的生产率,同时设计工业化水准的生物反应器,就可以使这套系统安全可靠,消除其生态风险。

D.美国大学研究出由微生物大量制造燃料的方法,可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将带来人类生活方式的一场革命。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朱总故乡大力打造红色旅游产业品牌,琳琅山风景区光春节期间就迎来了上万人次来观光旅游的盛况,真让人喜不自禁。

B.据初步调查,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长途客车司机疲劳驾驶所致,公安部副部长黄明指示,一定要认真调查和处理,做好安抚工作。

C.要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通过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重大文化工程等多种手段,向全社会提供更多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D.日本政府一方面强调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加快“修宪”步伐,不断挑起中日钓鱼岛争端,其“和平诚意”无疑会让人怀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初春校园,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师生们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B.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C.1861年美国自由州与蓄奴州暴发战争,林肯总统向国会重申他无意干涉奴隶制,号召人们为国家统一而战。

D.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素有“金九银十”的楼市旺季时节,交易情形也不瘟不火,景况大不如前。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雾霾    元宵节    得垄望蜀    原形毕露

B.蛰伏    休闲装    长年累月    良辰美景

C.蕴藉    发祥地    万事具备    无事生非

D.辐射    副作用    闲情逸志    难辞其咎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惬(qiè)意     着(zháo)落     对簿(bù)公堂      卷帙(zhì)浩繁

B.脐(jì)橙      机杼(zhù)      怏怏(yàng)不乐    恪(kè)守不渝

C.削(xuē)价     木讷(nè)       按捺(nà)不住      追本溯(sù)源

D.噱(xué)头     劲(jìn)旅      入不敷(fū)出      文采斐(fěi)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