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新...

下列各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让全国人民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B.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虽然与我近在咫尺,但是开学几个月时间里,我从来没见到过他的音容笑貌

C.鲁迅先生的文章往往角度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在同一时代的作品中的确不同凡响

D.周末搬了新家,为了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我特意把自己的座右铭贴在了天天面面相觑的写字台上。

 

C 【解析】 试题分析:A.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本选项中与“全国人民”重复且矛盾。 B. 音容笑貌——说话的声音,谈笑的神态。常用作怀念之词。选项句中并没有表现怀念之意。 D.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只能用于人与人之间。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   篇。《诗经》的“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内容上的分类,后三者是表现手法。

B、汉末建安到魏初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大,不少作品反映了社会动乱、人民疾苦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后人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有曹氏父子和“竹林七贤”。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首诗是我国保存下来的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

D、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他的自叙散文《五柳先生传》、辞《归去来兮辞》、赋《感世不遇赋》等都是传世佳作。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组是  (    )

① 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与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       的作品的。

② 站在滕王阁的第五层,仰望天光,鸟瞰水色,假如正值夕阳辉映,也许真要进入“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的       了。

③ 古体诗词是中国文学长廊上最      、最独特、最具有魅力的瑰宝。

A.品位  境界  炫目      B.品味  境界  眩目

C.品位  意境  眩目      D.品味  意境  炫目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qiān)期   杂(róu)     自(yì)        (yǐ)郁

B. 谣(zhuó)     (qì)阔    (kè)死        (zài)笑载言

C. (diàn)污     便(pián)言    拾(duo)       伶(pīng)

D. 守(zhuó)   (ài)暧      自我(cú)尔    踯躅(zhízh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气象组织气候专家巴杜尔在接受联合国电台采访时指出,“拉尼娜”确实是引发澳大利亚和斯里兰卡洪灾的当之无愧的罪魁祸首。

B、辽宁本溪钢铁集团公司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大刀阔斧、翻云覆雨地淘汰落后产能,淘汰的产能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整个本钢集团的产能。

C、北京时间1月28日晚,10-11赛季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第二十一轮全面展开。浙江稠州银行主场迎战上海玛吉斯,比赛第三季,布恩单打哈里斯,上下其手,战果卓著。

D、海地地震已经一周年了,首都太子港依旧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地震周年纪念仪式上,呼吁国际社会不要遗弃海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回想铁生

陈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更真实。

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八九年十月。

他跟我投缘,也许是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比我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探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第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明净的文字,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做作,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中,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的书被更多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的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欣赏自己,欣赏上帝的手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的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过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向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蹦蹦跳跳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敢面对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都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的叙述强调逻辑,推理严密,用论据论证那些看似荒谬的人生命题。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从身体的不能去想精神,想灵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史铁生的伟大。

B、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

C、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D、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

E、史铁生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

2.根据作者的回想,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3.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6分)

                                                                                     

4.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方面的命题。请你就对“残疾”、“生命”、“有无”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