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二是即使被抓,处罚也轻,罚不当罪,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闯红灯在很多国家为人所不齿。“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即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中国式过马路”谈不上劣根性,但肯定是一种通病。但全民讨论并且对此忧心忡忡,也是过度解读的表现。
A.调侃 B.罚不当罪 C.不齿 D.忧心忡忡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暮霭(mù) 蚊蚋(ruì) 寻常巷陌(xiàng) 荠麦弥望(jì)
B.皈依(bǎn) 社稷(jì) 钿头银篦(tián) 砯崖转石(pēng)
C.蹙缩(cū) 孱头(càn) 羽扇纶巾(guān) 乍暖还寒(huán)
D. 醪糟(láo) 猿猱(ròu) 分崩离析(bēn) 余勇可贾(jiǎ)
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某中学读书的一名学生,总觉得自己屈才,和班上同学比,自己成绩稍差,他就抱怨老师“水平太低”,参加市里的中学生作文比赛没获奖,他又抱怨比赛组织者“有眼无珠”,父母都是普通百姓,他就经常埋怨他们没能耐,不能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优越的条件……
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倾听了他的叙说,沉默片刻,说:“为什么我听到的全都是别人的错误和责任?你在你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学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① ,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看到流逝的江水,② ;看到再生的小草,会想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寂静的山林里,③ ;面对暴风雨,会释放被压抑的情感。
汉语成语承载着无比丰富的文化信息,是汉语中的瑰宝。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成语题。(5分)
1.在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使之与前面的成语构成对偶。
①忧心忡忡 ②精雕细刻 ③流芳百世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下面的说法填上相应的成语。
汉语是非常奇妙的一种语言,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便于人们学习和记忆。有人喜欢用生动形象的说法来记忆成语,别有一番趣味。比如: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最绵长的口水——垂涎三尺,等等。再如:
最宽阔的胸怀__________ _ ②最反常的天气______________
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恰当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全球气候极端,九州大地迥态
②北方骤雨频临,南方烈日暴晒
③东部飓风肆虐,西部干旱蔓延
④年逢辛卯,月至盛夏
⑤天道无常,地况异样
A. ①②③⑤④ B. ②③①④⑤ C. ⑤④②③① D. ④⑤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