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①,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注]①胠(qū):打开;橐(tuó):袋子。  ②崛嶂(lù):高峻陡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然犹以谓国家臣四海           一:统一

B.往往而不出                  伏:埋伏

C.庶几而得之                  狎:亲近而且态度随便

D.无所合,而归           困:困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       ②向吾不为斯役,久已病矣

B.①然喜为歌诗自娱          ②勇气闻于诸侯

C.①东济、郓              ②奚以九万里而难为

D.①其胸中浩              ②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

3.下列各组语句中,表现秘演“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的一组是           (    )

①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

②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蟀,江涛汹涌,甚可壮也,欲往游焉

③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

④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

⑤独其诗可行于世

⑥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隐居山林,从事屠宰贩运的人,必定有老死其间而不被世人发现的人才。

B.曼卿在酒中隐身,秘演在佛教中隐身,都是奇男子。

C.秘演自己虽然懒散且不爱惜诗作,到老的时候仍有三四百首值得玩味的好作品。

D.曼卿的诗清妙绝伦,秘演的诗典雅劲健,有诗人的意趣,在曼卿的诗作之上。

5.把文中的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3分)

(2)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3分)

(3)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4分)

 

1.B 2.C 3.A 4.D 5.(1)所以我曾喜欢跟曼卿交往,想通过他来暗暗地寻求天下杰出的人才。 (2)当他们狂饮大醉之时,又唱又吟,又笑又叫,来共享天下的乐趣,这是多么袠迈啊! (3)在他将要远行时.我给他的诗集写了这篇序,借此称道他的壮年并为他的衰老而悲。 【解析】 试题分析: 1.B(伏:蟄伏) 2.C(都是动句,到,往;A连词,表顺承,就、便;连词,表假设,耶么;B连句,来;介词. 凭;D形容词词尾,无实意;助词,……样子) 3.A(②是写他要到东南游玩③是贤士喜欢和他交往⑤是写他诗作的流行) 4.D 5.(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尝”、“游”、“阴”各一分。(2)这个句子中“极”、“适”各1分,句意1分。(3)这个句子中“叙”、“因”各1分,句意1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丝绸在罗马(节选)

宋  蕾

考古学家在一些古罗马的石刻作品和陶器、绘画作品中,经常发现其中的人物都穿有透明的长袍,质料柔软。据专家考证,那就是丝绸。

当时,丝绸对于罗马人而言充满了神秘感。他们不知道丝绸是怎么制造的,又是从何而来的。罗马著名的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曾这样推测丝绸的来源:“丝茧是生在树叶上,取来用水湿一湿,理成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

汉武帝时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最远到达了安息和条支。安息即今天的伊朗。东汉和帝九年,西域都护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可到了波斯湾,临海欲渡,安息人却警告他说:“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两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甘英最终放弃了渡海。其实,这是安息人为了保护他们在丝路上的利益,有意阻止甘英前行。

由于安息从中阻挠,在罗马,丝绸愈为神秘。汉代丝绸千里迢迢地被辗转卖到罗马之后,一磅生丝的价值为12两黄金,是原产地的数百倍,以至于当时罗马人甚至将汉朝的丝织品拆分,然后再重新织成更薄的丝绸。而极其富裕的贵族、将军穷奢极欲,对新奢侈品酷爱有加。在挥霍浪费的气氛中,丝绸迅速席卷古罗马。罗马为了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的资金。罗马元老院也多次通过禁穿丝绸的法令,但屡禁不止。

最近,史学家认为,正是由于罗马人的过分贪求丝绸等东方奢侈品,才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亡。此说虽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明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东西方文明发生了接触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多地更为廉价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罗马帝国便想避开丝绸陆路交通的最大障碍——安息国,从海上和中国直接通商。这终于在屋大维·奥古斯都时实现了。罗马人在掌握了印度洋航路后,终于通过南海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之后,中国与罗马的陆上交通也打通了。

唐代丝绸之路新的商路支线不断开辟,东罗马帝国、波斯的相对稳定,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丝绸之路”这个名称非常贴切恰当,因为丝绸不仅是这条陆上的主要商品,而且丝绸也正像一条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纽带。

1.下列关于中国丝绸在罗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刻、陶器、绘画作品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丝绸在古罗马已经融入了百姓生活。

B.罗马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对中国丝绸的推测说明他们对中国丝绸了解甚少。

C.由于安息国从中作梗,使得中国丝绸在古代罗马人眼里显得愈加神秘和珍贵。

D.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阻隔,汉代丝绸被辗转卖到罗马之时价格必然会变得很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安息国为了从丝绸贸易中获取更大利益,因此有意阻挠汉朝和罗马的直接通商。

B.丝绸良好的质地、奢侈的社会风气,使罗马元老院禁穿丝绸的法令无法实行。

C.古罗马想方设法和中国建立直接联系的原因在于获得更多的、更为廉价的丝绸。

D.屋大维·奥古斯都发现了印度洋航路后,古罗马通过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丝绸意外地成了双刃剑,导致了古罗马的繁荣,也加速了它的衰败进程。

B.看到罗马与中国建立了海路上的直接联系后,安息国也主动地打通了陆路交通。

C.古罗马虽然与中国取得了直接联系,但生丝贵于黄金的价格并没有任何改变。

D.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沟通的要道,它的繁荣取决于交往国的繁荣和稳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茨城县渔业协会通报,4月4日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鱼幼鱼体内检测出放射性铯超标,这是首次日本震后从鱼类体内检出放射物质超标。

B.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尤其是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再加上腐败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产生叠加效应,就会阻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C.记者统计发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中,以东部地区居多。从最低工资金额上看,东部地区的浙江超过了一直高居榜首的上海,成为目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省份。

D.“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红花湖景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游人熙熙攘攘,兴致勃勃。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深圳、东莞、广州、珠海等地的车辆,在自行车租赁处更是车水马龙。景区环湖绿道长约15公里,沿途花朵姹紫嫣红,是市民踏青赏春的好去处。一路上,记者不时见到游人一大家子结伴而行,年轻朋友则三五成群,跑步前行。

A.湖光山色     B.车水马龙     C.姹紫嫣红      D.三五成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_____国有资财。

②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_____革命文物。

③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_____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风景觉得更好。

A. 侵吞       搜集      徘徊

B. 鲸吞       收集      徘徊

C. 鲸吞       收集      徜徉

D. 侵吞       搜集      徜徉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寥廓  峥嵘岁月  激浊扬清  气势磅礴

B.愁怅  色彩斑斓  妄自菲薄  叱咤风云

C.凄婉  死不瞑目  气慨非凡  雍容华贵

D.辍学  哗众取宠  民生凋蔽  愤世嫉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