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子刘子自传 刘禹锡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

子刘子自传

刘禹锡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人荣之。及丁先尚书①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既免丧,相国、扬州节度使杜公领徐泗,素相知,遂请为掌书记。捧檄入告,太夫人曰:“吾不乐江淮间,汝宜谋之于始。”因白丞相以请,曰:“诺。”居数月而罢徐泗,而河路犹艰难,遂改为扬州掌书记。涉二年而道无虞,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

贞元二十一年春,德宗新弃天下,东宫即位。时有寒俊王叔文以善弈棋得通籍博望②,因间隙得言及时事,上大奇之。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至是起苏州掾,超拜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翊日叔文以本官及内职兼充副使。赐紫,贵振一时。予前已为杜丞相奏署崇陵使判官,居月余日,至是改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等。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后,有远祖风。唯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以为言然。三子者皆与予厚善,日夕过,言其能。叔文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其所施为,人不以为非。

时上素被疾,至是尤剧,诏下内禅,自为太上皇。后谥曰顺宗。东宫即皇帝位,是时太上久寝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对。官掖事秘,而建桓立顺,功归贵臣③。于是叔文首贬渝州,后命终死。宰相贬崖州,予出为连州。途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九年,诏征,复授连州。自连历夔、和二郡,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明年,追入充集贤殿学士,转苏州刺史,赐金紫,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行年七十有一,身病之日,自为铭曰:

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寝于北牖,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之,庸讵知兮!

(选自《刘梦得文集》有删改)

注:①先尚书:指刘禹锡的父亲。②通籍博望:可出入太子(唐顺宗)的宫苑。③建桓立顺,功归贵臣:东汉顺帝为宦官所拥立。后梁冀进毒弑质帝迎立桓帝。贵臣指宦官。这两句暗示了顺宗之死为宦官所杀。

1.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间岁:隔了一年

B.上大奇之奇:以……为奇

C.能以口辩移人移:调动

D.时上素被疾被:遭受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刘禹锡“重屯累厄”(多灾多难)的一组是(3分)

①前约乃行,调补京兆渭南主簿   ②及丁先尚书忧,迫礼不死,因成痼疾

③如是者积久,众未知之         ④予出为连州

⑤又除主客郎中,分司东都       ⑥后被足疾,改太子宾客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禹锡为父守丧期满后,宰相杜佑因为与他熟识,请他出任掌书记,但他告知母亲后,由于母亲的反对,又请求调任其它地方。

B.王叔文出身寒微,才华出众,因擅长下棋得以与太子亲近,进而与太子讨论国家

大事。太子即位后他得到重用。顺宗去世后因宦官掌权,他最先被贬谪。

C.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和作者关系亲近,作者经常去拜访他们,称赞王叔文有才能,他们也同意作者的看法。

D.刘禹锡在71岁时,感到生命将尽,便为自己写铭文一篇,感慨自己一生命运多舛,但心怀坦然。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年少,名浮于实,士人荣之。(5分)

译文:                                                                 

(2)既得用,其所施为,人不以为非。(5分)

译文:                                                                 

 

1.C 2.C 3.C 4.(1)(5分)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读书人以我为荣。 (2)(5分)王叔文得到重用后,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人们都不认为是错的。 【解析】 试题分析: 1.移:打动,改变。 2.①得到任用,调任官职。②遭遇父丧,生不如死,得了久治不愈的病,是人生中厄运。③王叔文与皇上交往密切。④刘禹锡被贬到连州,是人生中厄运。⑤刘禹锡贬官后,又得到重用。⑥刘禹锡遭受疾病的折磨,是人生中的厄运。所以是②④⑥。 3.应该是这三个人和我朝夕相处,称赞王叔文有才能。 4.注意得分点:(1)“是时年少”省略句,省略主语;是时:当时;“名浮于实”名声超过实际;荣:意动用法。 (2)既:已经;“所施为”所字结构,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以为:认为;非:错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 筛选文中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汝窑

汝窑在我国宋代已位居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位于河南临汝。隋炀帝大业初年(即公元605 年),置临汝为汝州,“汝瓷”因此而得名。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北宋后期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二十余年,所以弥足珍贵。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临汝一带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之说。汝瓷传世品稀少,全世界现仅存65件。

汝窑产品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汝窑在制瓷工艺上开创了香灰色胎,超过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汝瓷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铁的成份,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纯正的天青色,使汝瓷釉面开裂纹片成为一种装饰,使在烧成过程中无意识的缺陷(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缺陷)变成了有意识的装饰。

汝窑有两部分,其一是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出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口。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也列汝窑为第一。此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的记载。明代前期景德镇德御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烧,但鲜有乱真者。临汝严和店、轧花沟、下任村三处遗址烧制民间用青釉瓷器,现称“临汝窑”,系汝窑中一部分。烧瓷时间长,主要烧青釉,有印花、刻花装饰,以印花为主,造型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质量比耀州逊色,烧瓷历史比耀州晚,明显受到该窑影响,属耀州窑系。

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汝窑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从1987年开始,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试掘,首次发现了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口,从而使这一重大历史悬案有了答案。到目前为止,对汝窑址已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品中除了与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还出土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如镂空香炉、乳钉器及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传世汝窑器鉴定与鉴赏提拱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及新资料。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1.下列对“汝瓷”或“汝窑”的表述,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汝瓷”得名于公元605 年,隋炀帝在大业初年置临汝为汝州之时。

B.“汝瓷”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超过了南方所有的青瓷,其器型规整的程度也是绝无仅有的。

C.“汝瓷”釉面开裂纹片本是在烧成过程中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的无意识的缺陷,后来却变成了一种有意识的装饰。

D.“汝窑”有官窑和民窑之分,民窑的造型纹饰与耀州窑有不少共同点,质量比耀州逊色,烧瓷历史比耀州晚,明显受到耀州窑影响,属耀州窑系,不属于汝窑系。

2.下列属于“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最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A.北宋官窑烧瓷时间较短,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的记载,现今汝瓷传世品更是稀少,全世界仅存65件。

B.明代前期景德镇德御厂曾一度仿烧,清代雍正、乾隆时更有年希尧、唐英等督窑大量仿烧,但鲜有乱真者。

C.宋人评青瓷以汝窑为首位,明清两代品评宋代五大名窑时,也列汝窑为第一。

D.由于文献记载不详,遗址出土甚少,“汝官窑口在何处”之谜一直困扰着中国古陶瓷研究人员和世人。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商彝周鼎是商周的青铜礼器,十分珍贵,能与商彝周鼎比贵的只有汝瓷。

B.通过发掘品中存在与现存的65件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以及一些可行的实物依据,古陶瓷研究人员得出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就是宋汝官窑口的判断。

C.判断一件瓷器是否宋官窑汝瓷,“香灰色胎”、“细小而规整的支钉痕”、“釉面开裂纹片”“天青色”“天蓝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

D.随着研究人员对汝窑址进行的一次次发掘,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相继出土,“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将成为历史。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线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这两件事情虽然在同一时间内发生的,但其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C.张大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玷辱          陶冶             良晨美景             安然无恙

B拮据          矜持             平心而论             天高地迥

C拂拭          迟顿             唉声叹气             兼听则名

D鞭苔          狭隘             日薄夕山             唇枪舌战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遄(chuán)飞 迤逦(lǐ)               拮据(jié)           命途多舛(chuǎn)

B蕴藉(jiè)                  出岫(xiù)  自给(jǐ)            咬文嚼字(jiáo)

C流憩(qì)                  险衅(xìn)      寒砧(zhēn)        茕茕孑立(qióng)

D襜帷(zhān)    下乘(chéng)   精髓(suǐ)       载欣载奔(zǎi)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传说有一只鸟儿,从离巢的那一刻起,就在寻找能够大展歌喉的圣洁之树,直到如愿以偿,才会歇息。不幸的是,在即将找到圣洁树并飞向其怀抱的一刻,身体被挂在了荆棘上,于是它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聆听,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荆棘鸟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