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诗经?氓》

2.羁鸟恋旧林,                 ,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3.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曹操《短歌行》)

4.              ,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

 

1.乘彼垝垣 泣涕涟涟 2.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3.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解析】 试题分析:所默写的几句都是古诗句,最好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识记,这样才能记得牢。这几句中“垝垣”相对较生僻,“契”容易写错,这两句要注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①,棋未收,叹新丰孤馆②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②新丰孤馆:新丰是汉高祖思念故乡丰邑而建的,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宿新丰的旅舍,备受店主人冷落。

(1)请分析这首曲前三句的意象的表达效果。(3分)(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是怎样表现词人的思亲之情的?(3分)

 

查看答案

太行毛大福,疡医①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②。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搒③掠死矣!”狼见毛被絷④,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⑤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疡医: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②数事:数件。③搒:笞击考问。④絷:捆绑。⑤稳婆:接生婆。

1.下列句子中,对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不信,之械:用枷锁拘禁

B.会毛金饰货:卖

C.一狼衔敝履道上委:舍弃

D.未搜括,被狼衔去也遑:急迫

2.下列句子中,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敷药如法,行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B.官不信,械哀民生多艰

C.衔其履去毛视之,向揖祝曰

D.君不我昭雪君家妇难

3.下列各句分编为四组,每句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

①咆哮相侵,惧甚            ②日既晚,狼遥送之。

③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④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搒掠死矣

⑤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

B.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证,狼一听毛大福的求告,就愤怒地奔向差役。

C.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最终抓到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

D.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的帮助下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

5.翻译文中下列句子。(10分)

①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4分,出自《孔雀东南飞》)

②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3分)

③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3分)

 

查看答案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②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③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④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⑤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⑥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⑦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⑧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⑨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选出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

B.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乃尔,就这样)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相通)

D.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致谢)

2.选出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府吏闻此变,求假暂归。②不如因善遇之

B.①新妇识马声,蹑履逢迎。②怅然遥望,知是故人来。

C.①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②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入。

D.①黄泉下相,勿违今日言!②转头向户里,渐愁煎迫。

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明焦仲卿忠于爱情的一组是( )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②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③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④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⑤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⑥          C.②③④⑥         D.②③⑤⑥

4.选出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

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故事氛围。

B.“贺卿得高迁!”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恋。

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此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为何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

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此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明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徇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②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⑥“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A.①③④⑥②⑤      B.①⑥②⑤③④      C.④⑥①③②⑤      D.④⑥③①②⑤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专家认为,广州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会展之都,就要围绕会展业不断做深、做细、做实,通过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丰富会展内涵,成为与会人员的共识。

B.在泰山脚下,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山东小吃和极具地域风情的舞蹈,登泰山,游孔祠,更是让人深深地感受到齐鲁文化的雄浑厚重。

C.近年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D.包装和炒作,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是一种物质和精神产品宣传的必备手段,可这要有一个限度,过了就成了忽悠,成了骗局,就会把善良的人拖进泥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