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选( )题 (1)“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

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选( )题

(1)“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这话是谁说的?事情经过如何?(《红楼梦》第46回)

(2) 探春采取什么措施改革大观园?效果如何?(《红楼梦》第56回)

选( )题                                                                         

                                                                                

 

(1)鸳鸯(1分),因贾赦想娶她为小妾(1分),让邢夫人探她心意(1分),并叫来鸳鸯的哥哥嫂嫂相逼(1分),鸳鸯就向贾母哭诉,剪发明誓不从。(1分)(2)节流:一方面取消宝玉、贾环等人的纸币费,免掉姑娘们的头油胭脂粉钱;(2分)开源:另一方面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田等承包给园中的仆妇,多劳多得。(2分)效果:下人们欢欣鼓舞,每年省了四五百两银子的支出。 【解析】 试题分析:(1)句的这句话是谁说的,应先回顾小说中的相关情节,明确其具体的语言环境:贾赦想娶鸳鸯为小妾,就让邢夫人来探明鸳鸯的心意,并叫来鸳鸯的哥哥嫂嫂相逼。鸳鸯就向贾母哭诉,剪发明誓不从。从而说出了这样一番话。(2)探春对大观园的改革措施主要是开源节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5分)

A.贾宝玉将北静王赠给他的一件珍宝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拒绝接受,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红楼梦》第16回)

B.宝玉挨打后,黛玉前来探望,两个眼睛肿得桃子一般,满面泪光,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红楼梦》第33回)

C.“贾琏气的墙上拔出剑来,说道:‘不用寻死,我也急了,一齐杀了,我偿了命,大家干净。’”这段话是鲍二家的逮着贾琏与平儿偷情,鲍二家的、平儿都醋意大翻,想要寻死的时候贾琏说的气话。(《红楼梦》第44回)

D.宝玉、宝钗、平儿、岫烟四日生日时。宝玉请置酒大家同乐。湘云醉卧石磴,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扇子落地,口里犹作睡语说着酒令。(《红楼梦》第62回)

E.“紫鹃也心里暗笑,出来倒茶只听见园里的一叠声乱嚷,不知何故,一面倒茶,一面叫人去打听。”之所以一叠声乱嚷,是因为怡红院枯了一年的海棠突然盛放,众人争着去看。((《红楼梦》第94回))

 

查看答案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1)结合全诗,简要概括本诗抒发的思想感情。(3)

                                                                                   

(2)首联写景、颔联抒情,情景之间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3)

                                                                                   

                                                                              

 

查看答案

深虑论

[明]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岂其之未周欤虑:考虑、思虑           B.变封建而为郡县封建:封邦建国

C.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求:请求           D.笼络当世之务笼络:包揽

2.下列加线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祸常发所忽之中劳力者制

B.武氏日侍其左右不悟后人哀之不鉴之

C.欲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秦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D.备其可畏,而遗其所不疑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一篇经国济世的政论文,通篇紧扣题目“深虑”二字着笔,层次清楚,中心明确。

B.本文首段从理论上剖析“虑天下者”的习惯思维特点及其必然的局限性,表明他们虽然思虑甚详,却每每祸出虑外。

C.中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的史实,说明要想国家不灭,必须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

D.末段用良医、良巫的不能谋子的生活事例引出古圣人“用大德以结乎天心”的深谋远虑,并以此警戒后世君主。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2)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悟已往之不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王勃《滕王阁序》)

3.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6.赂秦而力亏,                     。(苏洵《六国论》)

 

查看答案

将下面关于“修辞”的阐述组合成一句话、给“修辞”下一个定义。可适当变动标点、增删词语。(4分)

修辞是一种活动。

修辞的展开要依据题旨,也要依据情景。

修辞与写作者有关,也与说话者有关。

修辞用在写作者和说话者要表达的内容上。

修辞要运用到各种语文材料,也要运用到各种表现手法。

修辞的表现要恰当。

修辞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