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二题任选一题作)(5分) (1)这日...

阅读下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二题任选一题作)(5分)

(1)这日王夫人正是往锦乡侯府去赴席,李纨与探春早已梳洗,伺候出门去后,回至厅上坐了。刚吃茶时,只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回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日死了。昨日回过太太,太太说知道了,叫回姑娘奶奶来。”

李纨、探春为何代替凤姐理家?对赵家的丧事,李纨的意见如何?探春做出了怎样的决定?请简述。(《红楼梦》)

(2)庭长……但只有您帮我一个大忙,我和我的财产才能属于您。

欧也妮请庭长德·蓬风帮什么忙?目的是什么?请简叙。(《欧也妮·葛朗台》)

选作第        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凤姐小产,不能理事;王夫人一人无力支撑,便叫李纨、探春与宝钗一起理家。(2分)对赵家的丧事,李纨认为可以多给一点。(1分)探春坚持按旧例赏银二十两。(2分) (2)①欧也妮让庭长拿着一张一百五十万法郎的股票立刻前往巴黎,找到德·格拉桑先生。(2分)②找出叔父的全部债权人名单,还清全部债务。(1分)③最后把总收据和债券还有一封信一并交给查理。(1分)④目的是为了成全查理的幸福,使他能够如愿娶到侯爵家的小姐。(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探春管家,探春改革都是《红楼梦》中很著名的情节,其中探春顶撞赵姨娘的情节最能体现探春作为封建家族大小姐的身份。她的那一句“她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充分体现了她潜意识里浓厚的主子情节,以及因自己为庶出因自卑而生的强烈自尊。(2)1827年吝啬鬼死去,留下1900万法郎,欧也妮继承父业,成了当地首富,人人都向她求婚,她却痴心等待夏尔。但是夏尔在海外经商,逐渐发扬了葛朗台家族的血统,变得小气,贪婪,精于算计,自私自利,并且明白只有利益是最重要的,把乡下的堂姐撇在脑后,写信与其瞥清关系。他要与贵族小姐结婚,但因不肯偿还父亲的债务而受到阻碍。最后,欧也妮答应嫁给公证人的侄儿德.·蓬丰,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并要求他帮她用四百万法郎偿清了叔父的债务,让堂弟过着幸福、名誉的生活。她自己则幽居独处,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并“在着数不尽的善行义举的伴随下走向天国”。[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了解文学名著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黛玉的一席话:“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

(《红楼梦》)

B.“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是贾探春的判词。探春有才有志,精明能干连凤姐也不敢小瞧她。她曾一度代凤姐管理大观园,把纷繁的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表现出不一般的才干,其精明不在凤姐之下。(《红楼梦》)

C.有一天,林黛玉敲怡红院的门找贾宝玉,袭人误以为是丫头,便拒绝开门。黛玉受到严重的挫伤,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第二天,她看见落花满地,便触景生情地写出了那篇有名的《芙蓉女儿诔》。 (《红楼梦》)

D.在欧也妮生日的那天,拿侬到欧也妮房间拿了一瓶酒,下楼时差点摔了一跤。葛朗台责备拿侬怎么和别人一样站不稳,拿侬说怪楼梯不牢靠,葛朗台太太也说早该叫人来修理了,前一天欧也妮也几乎崴了脚。于是葛朗台请人来修了楼梯。

(《欧也妮·葛朗台》)

E、欧也妮已经三十三岁了,却没有尝到一点儿人生的乐趣。她虽然拥有巨大的财富,可并不觉得快乐。她盼望着爱情和人们之间的温暖,但却没有得到,于是她靠着宗教的信仰活下去。                                          (《欧也妮·葛朗台》)

 

查看答案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诗歌上片中的“堪恨西风吹世换”语意双关,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下片中诗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阮籍传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踽,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已,由是咸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以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欲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悦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悟,乃见青眼。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府舍屏障坏:毁坏

B.直言矣,举声一号穷:尽

C.口不臧否人物臧否:批评

D.乃赍酒挟琴焉造:赠送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任何时候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文中写阮籍常常借酒醉远祸、自求东平相旬日而还以及对“杀父乃可”的妙解,表现出他在险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则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文章对阮籍“母终”时的表现和对裴楷、嵇康、嵇喜的不同态度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对其“不拘礼法”的个性印象深刻。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忽到庞公栖隐处。

2.                       ,两朝开济老臣心。

3.垆边人似月,                           

4.卧龙跃马终黄土,                       

5.                           ,只是朱颜改。

6.昆山玉碎凤凰叫,                       

7.各抱地势,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6)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卷面分: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