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①我之所以喜欢回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

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①我之所以喜欢回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②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去时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河岸。如果在堤坝上行走,就会遇见赶着羊群归家的老汉。那些羊在堤坝的慢坡上边走边啃噬青草,仍是不忍归栏的样子。还常看见一个放鸭归来的老婆婆。她那一群黑鸭子是由两只大白鹅领路的。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

③在书房写作累了,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的白山也是悦目的。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察飞来飞去的云。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它飘着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

④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始,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忽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庞大云层越过银河,绝大部分消失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这样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

⑤我还记得2002年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步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是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着!

⑥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所以我仍然喜欢在黄昏时漫步,喜欢看水中的落日,喜欢看风中的落叶,喜欢看雪中的山峦。我不惧怕苍老,因为我愿意青丝变成白发的时候,月光会与我的发丝相融为一体。让月光分不清它是月光呢还是白发;让我分不清生长在我头上的,是白发呢还是月光。

⑦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伸手去开床头的灯,没有打亮它,想必夜晚时停电了;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续我的梦。

⑧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⑨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选自《迟子建散文自选集》,有删改。)

1.请分别指出文中划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⑴大白鹅高昂着脖子,很骄傲地走在最前面,而那众多的黑鸭子,则低眉顺眼地跟在后面。

⑵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

2.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过程,并归纳作者情感发生变化的原因。(5分)

3.最后两段都写到了“我的世界下雪了”,请结合全篇简析它的不同含义。(6分)

 

1.(1)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鹅和鸭走路时的姿态,突出故乡田园生活的谐趣与美好(此处“和谐、美好、谐趣”等词语均可)。 (2)比喻,生动描绘出雪花轻盈摇曳的情态,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意境。 2.第一问:前4段表现为轻松、愉悦(1分),到第5段变成了忧伤、难过(1分),到第6、  7段又转为平静、积极(1分)。(每处对应的关键词,任选其中一个词作答也算该处全对。) 第二问:因为作者遭受了爱人去世的打击(1分属于表层含义),更深刻地了解了人生与生死(1分),所以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深层含义,即文章的主旨所在) 3.第⑧段中,下雪的世界是作者梦境中那个忧伤、浪漫而又寒冷夜晚(1分),让作者回想起与爱人共度的时光(1分),既亲切又滋润,又有着甜蜜的幸福回忆(1分)。 第⑨段中,下雪的世界是作者人生境遇的体现(1分),虽然年岁老去,过往的幸福时光也随雪花慢慢融化(1分),但仍然要积极坦然地面对生活(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注意引导学生要联系前后文的田园景色描写所表达的乡村生活的美好、和谐。 (1)运用拟人的手法,“骄傲”“ 低眉顺眼”这些词用于鹅和鸭子身上,赋予了这些动物以人的神情,突出故乡田园生活的谐趣与美好、谐趣。 (2)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雪花比作蝴蝶,赋予了雪花的美态,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意境。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书法教育”,只练一首唐诗?

周斌  李荣安

随着“国学热”不断升温,人们在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也在重新认识传统教育的人文价值,而书法教育正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学年开始,写字(书法)课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说明书法教育再次得到了重视。

许多家长和学生有接受书法教育的愿望和热情,但应试教育和“应赛教育”的功利倾向,导致了一些认识和做法上的偏差。比如很多人以为书法教育只是单纯的写字技法训练,把学习书法当作学一技之长,目标是让孩子在比赛中获奖,却忽视甚至无视书法的文化内涵。一些书法培训班的学生,一学期甚至几年都在练习写同一首唐诗,好去参加比赛。

  其实,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书法教育是一门承载汉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学科,不应止于竞技需求,也不应止于艺术追求,而应该“藉于技、借乎艺而达乎道”,应该十分关心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精神灵魂养成。端正对于书法教育意义的认识,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西方笔迹学家在一项实验中发现,汉字属于“复脑文字”,书写汉字有助于左右半脑功能的协调发展;一代又一代人书写汉字,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功能“和谐”的脑,训练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能力。长期书写汉字对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价值。

  智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机能。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指出,人的总体智力是由8种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智力构成的。而我们在两年的书法教育追踪研究中发现,参与实验的学生,在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智力和言语智力、数学智力和内省智力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书法练习对人的个性、气质、情绪的影响很大。实验数据表明,它具有调节稳定情绪、集中注意力、激活认知、加强知觉敏感性等作用,并且可以降低焦虑水平,对人的情绪状态有积极影响。书法练习过程中,人一般有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这种状态对培养人的情绪稳定性和温和的性情、锻炼自我控制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对减轻学生因升学压力引发的焦虑浮躁心态有积极影响;另一种是炽情态,这是一种激情奔放、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作心态,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舒缓压力、宣泄焦虑的方式,调整好心情,变得轻松愉快。

  中国的传统教育非常注重书法教育,固然有科举考试时以一手好字赢得印象分的功利目的,也把它作为教人识字、写字的途径,但真正的有识之士更看重书法的文化内蕴,看重书法练习和鉴赏过程对人成长的有益影响。古代书论,历来重视把人格内涵作为品评书法的切入角度,要求学书者在追求技能、艺术完善的同时,还必须追求并完成自我人格的修炼,所谓“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书法对人格的观照,最典型的例子当数颜真卿及颜氏书法。近代社会,蔡元培、鲁迅、晏阳初、梁漱溟等前辈大力倡导美育教化价值。上世纪20年代,晏阳初倡导并实验平民教育,其中的“开发脑矿”教育尤其重视“文艺教育救愚”,他主张文艺教育需从文字与艺术教育着手,识字能让人获得求知工具,而艺术能使人获得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相当的欣赏能力——以文字的智育与艺术的美育结合而论,书法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功能。

若说写字的实用性,用文字记录语言只要快捷、清晰即可,如今电脑打字可以做得更好;然而,电脑打字缺少人在书写过程中识记字形、创造美的自信和愉悦,难以获得审美体验。由书法教育升华的艺术审美,是敲打电脑键盘无法达到的。而且调查显示,参加了一段时间书法练习的学生,在获得书写技能的同时,更获得了书法中人文精神的体验,道德修养、行为规范因此有了相应进步。从教育的角度看,书法教育非但不可废弃,更需重视和强化。

当代的书法教育,不能简单沿用写字技法训练和艺术修养培养的传统模式,而应该着眼人的发展:既以知识获得为基础,更以书法历史文化陶冶为重点;既有技法训练,更有审美赏析;既使技能渐进,更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当我们把书法教育从写字训练提升为育人的又一载体,从书法爱好者的艺术技能养成普及为人人接受的教育,从参赛获奖的功利目的引导至学生素质教育,它就一定能得到全新的发展,同时促使人们对书法教育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书法教育不是简单地教学生写汉字、止于竞技需求,而是一门承载汉字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学科。

B.无论是书法练习中的虚静态还是炽情态,都能够对人的情绪状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C.古代的书法评价,历来重视把人格内涵作为品评书法的切入角度,要求学书者必须追求并完成自我人格的修炼,而不太看重技能、艺术的完善。

D.晏阳初主张文艺教育需从文字与艺术教育着手。他认为,只有重视书法教育,才能实现这种主张,因此书法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功能。

E.在资讯非常发达的今天,从实用性来看,电脑打字更加快捷、清晰,可以做得更好,但是,电脑打字仍然不能代替传统书法。

2.下列对“书法教育”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书法教育是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B.书法教育在重视竞技需求、艺术追求的同时,还应该十分关心人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精神灵魂养成。

C.当代书法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写字技法训练和艺术修养培养。

D.传统书法教育虽然有功利目的,但还是很看重书法练习和鉴赏过程对人成长的有益影响。

3.根据文意,书法教育有哪些积极的意义?(4分)

4.结合全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发展当代的书法教育?(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春江花月夜》)

2.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

3.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日怀秦髯

(宋)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注:①出自陆游《闲居自述》诗句“花如解语还多事“。②日边:指天子近旁或国都。

1.颔联中使用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

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陈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监察御史,皆出似道力。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①,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知临安府洪起畏请行类田。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襄阳久被围,似道日恣淫乐,不少加意。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范文虎总师无功,似道庇之,以知安庆,又除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文龙言:“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阃②之寄?万石政事怠荒,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请皆罢之。”似道大怒,黜文龙知抚州,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未几,吕文焕导大军东下,范文虎首迎降,与文焕俱东。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从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龙之言。

时边事甚急,文龙上疏曰:“《书》言:三后协心,同底于道。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筑某堡,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譬犹拯溺救焚,而为安步徐行之仪也。请诏大臣,同心图治,无滋虚议。”

降将王世强导大军入广,建宁、泉、福皆降。知福州王刚中遣使徇兴化,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遂发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满千,大兵来攻不克。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文龙焚书斩其使。有风其纳款者,文龙曰:“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华侦伺境上。华即降,且导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降,执文龙与其家人至军中,欲降之,不屈,左右凌挫之,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送杭州。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

[注]  ①阘茸:无能。②大阃:大城,大郡。(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雅礼重之重:器重                      B.似道怒,寝其疏寝:搁置

C.又除赵溍知建康知:知府                D.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旋:随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似道主其说/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似道庇之/作《师说》以贻之

C.文龙上疏以为不可/樊哙侧其盾以撞

D.是当罚而赏也/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之积威之所劫

3.下列各句组,都能表现陈文龙“负气节”的一组是(   )(3分)

①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   ②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   ③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   ④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   ⑤文龙焚书斩其使   ⑥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前的御史台谏官,有什么建议就先将奏章稿呈送贾似道,待他同意后才上呈,陈文龙任监察御史没有这样做,因而冒犯了贾似道。

B.陈文龙认为范文虎统军却丢失城池,赵溍乳臭未干,而黄万石又不勤于政事,这几个贾似道提拔的人不能担当大任,都应该免职。

C.当边关紧急时,陈文龙向朝廷进言,认为朝廷大臣应当同心图治,不要只发表空洞的议论。后来贾似道后悔没听取他的建议。

D.林华投降引元兵攻城,曹澄孙又打开城门迎敌,陈文龙被捕至元军中,但无论元兵劝降还是动刑,甚至再三强迫,他都宁死不屈。

5.翻译。(10分)

①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3分) 

②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3分)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们会过得快乐吗?       。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骆驼,             。之所以说是生活目标而不是人生目标,           ,而我们很多人短时间内实在弄不明白一辈子到底要干什么。       ,所以,为一年的生活定下目标就可以叫做生活目标。

①迷茫和绝望会充满了心田   ②快乐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目标   ③不再给快乐留下丝毫的空间    ④但是我们想清楚一年之内到底想干什么还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⑤是因为人生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情

A.⑤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⑤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