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值得你我铭记的日子,正...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值得你我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你我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选择你认为最有感触的一天,以“这一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注意: 1、字数不少于800字。2、书写认真,字迹端正,卷面要保持整洁。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命题作文。本作文的题目为“这一天”,是个偏正短语,具有限制性。它可以是一整天,也可以是一天中的某一个时刻。但不管是一天,还是一天中的某一时刻,都要写出令人难忘的这一点。 从题目前的提示语来看,这一天应当是值得“铭记的日子”,应当是“生命更加丰富的”的这一天,应当是“那么不同寻常”的这一天,应当是“不同凡响”的某一时刻。由此可以看出,所写的“这一天”就不是一般的快乐层面上或者悲伤层面上的事,具有一般的意义,它需要上升到人生和价值观的高度,具有一定的理想色彩和青春的气息。据此,可以对自己人生成长的一些事情作一个梳理,想一想有哪些事情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哪些事情使自己的人生成长道路有了转折,哪些事情使自己走向了成熟或质的改变等等。这样,就可以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作文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丽的嘉荫

苇岸

踏上嘉荫的土地,我便被它的天空和云震动了。这里仿佛是一个尚未启用的世界,我所置身的空间纯净、明澈、悠远,事物以初始的原色朗朗呈现。深邃的天穹笼罩在我的头顶,低垂的蓝色边缘一直弯向大地外面,我可以看到团团白云,像悠悠的牧群漫上坡地,在天地的尽头涌现。尽管北面的地平线与南面的地平线在视觉上是等距的,一种固有的意识仍然使我觉得,南方非常遥远,而北方就在我脚下这片地域。我的“北方”的观念无法越过江去,再向远处延伸,我感到我已经来到了陆地的某个端点。看着周围那些千姿百态的云团,每观察一个,都会使我想起某种动物,我甚至能够分辨出它们各自的四肢和面目。它们的神态虽然狰狞,但都温驯地匍匐在地平线上方,我注视了很久,从未见它们跑到天空的中央。它们就像一群从林中跑出饮水的野兽,静静地围着一口清澈的池塘。

  蓝色的黑龙江,在北方的8月缓缓流淌。看到一条河流,仿佛看到一群迁徙的候鸟,总使我想到许多东西。想到它的起源;想到它路过的地方、遇见的事情;想到它将要路过的地方、将要遇见的事情;想到它或悲或喜的结局。想到法国诗人勒内·夏尔“具有一颗决不被这疯狂的监狱世界摧毁的心的河流/使我们对天边的群峰保持狂热和友善的流”(《索尔格》)的颂歌诗句。河流给我们带来了遥远之地森林和土地温馨的气息,带来了异域的城镇与村庄美丽的映象。我常常想,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河流旁,即使此刻深怀苦楚,我也应当微笑,让它把一个陌生人的善意与祝福带到远方,使下游的人们同我一样,对上游充满美好的憧憬和遐想。

嘉荫仿佛是一个蹲在黑龙江边上的猎人,它的背后,是莽莽苍苍的小兴安岭。我不了解嘉荫的历史,不知道它诞生的时日和背景,我所看到的是一座美丽清静的河边小镇。走近它,我感到很温暖。这温暖的感觉,不仅来自它橘黄的色调,双层门窗的屋舍及每个院落的桦木段垛,更来自它温和的居民。走在嘉荫的街上,即使你的感官天性迟钝,你也会被这里淳朴的民风所打动。从人们的神态和表情我能够看出,只要你开口,他们会乐于回答你任何问题;只要你请求,他们会给予你任何的帮助。以后我还会走很多地方,但这样令人感动的地方,我将终生难忘。

在嘉荫江岸的堤下,汛期过后,便裸露出一片狭长平坦的沙滩,积满沙砾和细屑的卵石。边民在这里网鱼、洗澡、冲涮家什,妇女们将洗净的衣物晾在光洁的石子上,拖运原木的江轮停泊在一旁。在江水遥遥的对岸,散落着一排醒目的白房子,阔大方正,它们沿江而列,仿佛在同此岸的嘉荫小镇相互呼应。那里偶尔会传过几声狗吠或若断若续的歌声。一种浓郁的家园氛围,一种和平的生活气息,弥漫在河水两岸的寥廓空间。

  嘉荫,这是一个民族称作北方而另一个民族称作南方的地方。站在黑龙江岸,我总觉得就好像站在了天边。对我来讲,东方、西方和南方意味着道路,可以行走;而北方则意味着墙,意味着不存在。在我的空间意识里,无论我怎样努力也无法形成完整的四方概念。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块云,我很自卑。我想得很远,我相信像人类的许多梦想在漫长的历史上逐渐实现那样,总有一天人类会共同拥有一个北方和南方,共同拥有一个东方和西方。那时人们走在大陆上,如同走在自己的院子里一样。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展示嘉荫的独特的美丽的?请分条概括。(6分)

2.文章开头一段是如何描写嘉荫的天空和白云的?作者描写嘉荫的天空和白云的作用是什么?(6分)

3.“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河流旁,即使此刻深怀苦楚,我也应当微笑”。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6分)

4.“望着越江而过的一只鸟或一块云,我很自卑。”作者为什么会感到自卑?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理想?(6分)

 

查看答案

名句名篇默写(8分)

根据原文,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文字。

1.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3._____________,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赤壁赋》)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旁宫赋》)

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_____。(《阿旁宫赋》)

7.__________________,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8.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韩诗外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2分)有什么寓意?(2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齐闻之,乃燕 望:怨恨

B.王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 诚:真诚地

C.苏代过魏,魏为燕代执:拘捕

D.而天下由此苏氏之从约 宗:尊崇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所见者异所闻于东周 吾终以子受命天矣

B.观王群臣下吏 代宋,宋善待之

C.齐王霸乎不信

D.燕立昭王,苏代遂不敢入燕 子之之乱苏氏去燕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苏代兄弟,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

B.苏代认为,贤明的国君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

C.苏代认为,如果燕国能够用亲属作为人质,并贿赂齐王的亲信,燕国就可以消灭齐国。

D.齐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后,燕昭王即位,苏代归附了齐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

4. 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

(1)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4分)

(2)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4分)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4分)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作者及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了楷书、行书成熟时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风格高俊。作品命名用的是字号,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C.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曾发起创办创造社,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D.朱自清,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肯饿死,拒食美国救济粮,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英雄气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