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2分)有什么寓意?(2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6分)

 

1.(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2分)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分)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2分)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2分)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诗歌的意境,应借助于诗歌中的“秋风”“汉关”“朔云”“边月”等意象,来解决题目中的“什么样的景象”这个问题,那就是边关初秋阴沉浓重的夜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秦之弟曰代,代弟苏厉,见兄捭阖七国遂志,亦皆苦学从衡之术。苏秦既死反间,其助燕谋齐之事大泄。齐闻之,乃望燕,燕甚恐。代乃求见燕王哙,欲袭苏秦故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锄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异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及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燕王曰:“奚以谓吾明王也?”对曰:“臣闻明王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数王之过。夫齐、赵者,燕之仇雠也;楚、魏者,燕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

燕王曰:“吾闻齐有清济可以为固,长城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燕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遂不敢入燕,终归齐,齐善待之。

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后出之。代之宋,宋善待之。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代,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湣王出走。

燕使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不,而天下由此宗苏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齐闻之,乃燕 望:怨恨

B.王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 诚:真诚地

C.苏代过魏,魏为燕代执:拘捕

D.而天下由此苏氏之从约 宗:尊崇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所见者异所闻于东周 吾终以子受命天矣

B.观王群臣下吏 代宋,宋善待之

C.齐王霸乎不信

D.燕立昭王,苏代遂不敢入燕 子之之乱苏氏去燕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苏代兄弟,看到哥哥在七国间采取分化拉拢的手法,实现了志向,也都发奋学习纵横之术。

B.苏代认为,贤明的国君愿意听到别人指出他的过失,不希望只听到别人称赞他的优点。

C.苏代认为,如果燕国能够用亲属作为人质,并贿赂齐王的亲信,燕国就可以消灭齐国。

D.齐国杀了燕王哙和子之后,燕昭王即位,苏代归附了齐国,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燕国。

4. 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

(1)王自虑之,此则计之过,无以闻者,非忠臣也。(4分)

(2)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4分)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4分)

 

查看答案

下面关于作者及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了楷书、行书成熟时期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词风格高俊。作品命名用的是字号,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C.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曾发起创办创造社,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D.朱自清,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曾热烈赞扬其“宁肯饿死,拒食美国救济粮,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英雄气概”。

 

查看答案

判断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及用法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

A.其真无马耶,真不知马也

B.且行千里,谁不知?

C.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路漫漫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击空明兮溯流光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觞曲水

侣鱼虾而麋鹿

C.火尚足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

D.一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唐浮屠慧褒始于其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