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吾母姓钟氏 吾母姓钟氏,十八归先府君。府君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

吾母姓钟氏

吾母姓钟氏,十八归先府君。府君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府君由是计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自呼曰:“不意阿丈乃有此女!”记母教铨时,组绣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鸡鸣卧焉。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母亲尝之而后进。外祖母濒危,泣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他日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其善诱之!”语迄而卒。十岁,父归。越一载,复携母及铨,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zhēng)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

(节选自蒋示铨《〈鸡鸣夜课图〉记》)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八先府君归:回到。

B.盘罍间未尝有俭色俭色:不丰满的情况。

C.鸡鸣卧焉鸡鸣:鸡叫天明。

D.复力之争:争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不意阿丈有此女/度我至军中,公入    B.我以见汝父/杀一老卒,甲也

C.令吾母指疵/下平旷,有泉侧出        D.必母亲尝之后进/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

3.以上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母亲贤良美德的一组是( )3分

①吾母脱簪珥,治酒浆。     ②令吾母指其疵。

③不意阿丈乃有此女。       ④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

⑤俟怒少解,复力争之。     ⑥训以纺绩织经事。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①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记叙了母亲平凡而辛勤的事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B.文中所写母亲对父母孝,对子女慈,相夫教子等,虽然都属于传统道德的范围,但仍具有现实意义。

C.本文作者叙述母亲诸多琐事,用铺叙手法,再加上一些感情浓烈的语辞,因而对母亲的赞美和热爱极为具体化。

D.文中细节描写不多,但有点睛之妙,如外祖父的得意,母亲的聪颖,以及父女间融洽的亲情, 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5.用“/” 给文中划……的句子断句。(3分)

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

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3分)

                                                                    

②他日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4分)

                                                                     

 

1.B 2.C 3.D 4.C 5.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 6.①你这么大了不好好学习,我凭借什么去见你父亲? ②日后女婿归来,你替我对他说,我死无所憾,遗憾的是不能见到你的孩子成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女子出嫁;  C项:丑时,即一点到三点;  D项:规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钓鱼岛原本不是问题,也不存在什么主权争议,是由于1895年日本非法窃取和霸占钓鱼岛,才出现了问题,形成了争议。无论从历史、法理等角度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

①从明朝到近代的五百年间中国一直对钓鱼岛行使着主权。

②所以从法理角度上说钓鱼岛已经回归中国。

③从法理上看,1943年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都明确规定,“钓鱼岛等岛屿应随台湾一起归还中国。”

④从历史上看,中国人最早发现了钓鱼岛并命名。

⑤但1971年美国却将被非法托管的钓鱼岛所谓的“施政权”私相授受给日本,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指出此举“非法”。

⑥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

A.①④③⑤②⑥                         B.①⑤⑥④③②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①②③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都有了明显的转变。

B.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D.这个村第一次尝到了科技投入的甜头,今年他们不但不再伸手向国家要粮了,而且向国家交售了大批粮食。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中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自我约束力不强,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对他们不能求全责备,尤其是那些无心向学的学生,他们在班级有时危言危行来恐吓同学,交上来的作业常常是文不加点,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不以为意,但是这些不良现象的背后常常是有原因的,如果问题不是很严重,我认为还是不足为训好,应该多给他们关爱,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引导他们逐步走向学习的正轨。

A.求全责备         B.危言危行          C.文不加点         D.不足为训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纶(qíng)维(xiān)友(zhèng)装作样(mó)

B.戏(xuè ) 栏(shān)回(sù) 人所难(qiǎng)

C.城(yuán)裂(cūn)古(nì ) 纨子弟(kù)

D.逃(bū) 方(chù )变(shàn)博闻强(sh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天莺听见一个老人在叫卖“一根羽毛换取两个虫子”。就忍痛拔下一根羽毛换了两个虫子,美餐一顿。第二天,妈妈带着小天莺飞翔于天空,妈妈说:“等你羽毛丰满了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得到你所需要的一切。”小天莺虽点头,但心中仍惦记着虫的美味。第三天它一狠心拔下三根羽毛换了六个虫子,吃得非常高兴。以后,它成了老人的常客,不久,小天莺发现自己飞翔的本领远不如从前,但出于吃虫的欲望,它继续拔毛换虫。直到有一天它再也飞不起来了……

小天莺羽毛没了,老人也不见了。最后它悲惨地含恨而逝。

许多事物只能满足人的一时欲望,但有的人为它付出的代价却太惨重。有理性的人需要认真掂量啊!

要求:请以“欲望与理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