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①,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①,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观潮:观看钱塘江的怒潮。每年秋天八月,钱塘江的海潮奔腾汹涌,极为壮观。

1.上片是如何表现钱塘江江潮的壮观景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2.下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弄潮儿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1.示例一、把人与潮两个方面分开写。先写观潮人倾城而出,人山人海,争看江面潮水上涨;后写潮势潮声,潮水像一道道银白色的长城,排山倒海而来,简直让人怀疑大海的水,都被倒得一干二净,集中到钱塘江,声音轰隆轰隆,像万里战鼓同时敲打,真是天下壮观,人间奇迹! 示例二、“以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来写观潮的。词人绘声绘色,描述观潮人人山人海,争先恐后的场面,表现潮水汹涌澎湃,排山倒海的气势以及传达潮声声如雷鸣,震人心魄的声威。 示例三、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如 “万面鼓声中”将江潮之声比作鼓声;“沧海尽成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钱塘江江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 示例四、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两句描写人们倾城而出,到钱塘江边争睹潮涌的盛况,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壮观景象。(手法2分,分析4分) 2.塑造了一个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的弄潮儿形象。钱塘江的江潮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 惊涛骇浪中履险如夷,连手中的红旗都未被打湿,表现出其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形象特点2分,分析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首词以豪迈的气势和劲健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潮涌的壮美风光。对于钱塘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上片起首两句,把人与潮两个方面分开写,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同时这两句表面上写观潮人多,实际上侧面衬托了江潮的壮观景象。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缙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 ②宦寺:宦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预料

B.此今日受富贵之利曹:一类人

C.安得此不语详:详细

D.黼闻而之衔:怀恨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3分)(    )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宁饿死。”   ⑥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禾从长久太平的局面中看出潜藏的危机,针对当时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的情况,他上奏请求采取措施,起初不为人理解,后来事实证明他有先见之明。

B.其他官员对童贯等人的行为不敢指责,陈禾却大胆弹劾。他认为自己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自己的本职了。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以致第二天当童贯、卢航等人诋毁他时,皇帝就趁势将他贬谪到外地。

D.陈禾遇赦,被起用掌管广德军,调任和州知州。不久遇上母亲去世,服丧结束,担任秀州知州。

4.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5分)

(2)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5分)

 

查看答案

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提及2012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这一记录是在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及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罗发现的一个刻着象形文字的石板。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发言人阿托罗·门德兹表示,这个砖碎片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人发现,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这件文物一直保存在研究所,并未对外展出。在一些网上论坛,专家们对这个被称之为“科马卡科砖”的古玛雅人文字记录进行了讨论。

  很多人仍旧怀疑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提到2012年12月21日或者12月23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玛雅铭文专家大卫·斯图亚特表示:“一些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提及2012年世界末日的文物,但我仍持怀疑态度。”砖块上的铭文记录了所谓的“历法圆”,这是日子和月份位置的一种组合,每52年重复一次。

  砖块提及的日期为第13个Baktun末期。Baktun是一个大约394年的周期,13是一个重要数字,在玛雅人心目中拥有神圣地位。玛雅长计数历开始于公元前3114年,第13个Baktun大约结束于2012年12月21日。但斯图亚特表示,砖块上的日期同样与过去的一些类似日期相符。他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古代的另一个日期,与古典时期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实际上,砖块上的第三个象形文字似乎是动词huli,意为他/她/它来了。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这个砖块上没有采用将来时的记述,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历史,而不是预言未来。”

  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可能是在1300年前左右刻上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有隐含意义。托土盖罗石板提到了可能发生在2012年的事情,这些事情与玛雅人心中的神秘神灵——掌握着战争和创造的Bolon Yokte有关。石板上的腐蚀痕迹和一道裂缝导致一些象形文字几乎无法辨认,最后的一段已经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似乎可以解读为“他将从天而降”。

  科马卡科砖刻有文字的一面朝内并且上面涂以灰泥,说明不想被人看到。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一再表示2012年12月末将是世界末日或者将发生改变世界事件的传闻不过是西方人对古玛雅历法的一种曲解。他们一再重申西方的救世主想法歪曲了玛雅等古代文明的宇宙观。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一系列圆圈,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任何末日灾难。

  鉴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将于本周在墨西哥南部的帕伦克考古遗址举行圆桌会议,邀请60名研究玛雅的专家出席。他们将在会上为消除人们对玛雅长计数历中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时代开始的种种疑虑而展开讨论。

1.下列关于原文第1、2两段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考古学家都对玛雅人“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给予了巨大的关注,研究人员在为之不断验证和探索。

B.不论是托土盖罗的象形文字石板,还是科马卡科废墟上的文字砖块,都出自于墨西哥,所以墨西哥人在“古玛雅文明”以及“2012世界末日”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拥有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C.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它出土的雕刻有古玛雅文字的砖块,为当代人研究玛雅预言和文明提供了帮助。

D.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砖块意义重大,但它并不是我们研究玛雅文明的唯一的信息来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国家历史研究所人员承认他们已经发现科马卡科废墟砖块很多年了,之所以没有向世人公布,是因为其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未获得有把握的结论。

B.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大卫·斯图亚特在内的很多人都怀疑“玛雅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

C.科马卡科砖块上提及的日期Baktun或可作为证明“世界末日论”的证据,但动词huli却在暗示我们它讲述的是历史而非预言。

D.大卫·斯图亚特对科马卡科砖块上铭文所记录的“历法圆”非常认同,但同时他又提到砖块上记录的时间也可能与过去某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日期有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的一系列圆圈的观点可以看出,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所谓的末日灾难。

B.依据石板上已几乎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为“他将从天而降”的解读,我们可以判断,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块都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往事,而不是在预言后世。

C.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专家们认为,由于缺少研究资料,再加之学术思想的偏狭,西方学家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存在着曲解。

D.在帕伦克举行的会议旨在对玛雅长计数历进行科学论证,将会平息互联网上对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材料一 河南安阳的“曹操墓”刚刚被考古专家初步认定,四川的彭山县莲花坝村村民又开始联名上书四川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请求对莲花坝皇墓进行勘测和挖掘,期望能确认该墓是“刘备墓”。这无疑又是一颗“社会新闻”类的重磅炸弹。尽管所谓彭山“刘备墓”目前存在的疑问很大,但这并不影响一些人憧憬的经济“前景”:慕名而来的游客,规划的景区,红火的“农家乐”……地下的坟茔,分明已演变成很多人眼中的“金矿”。

材料二 “考古界不会主动去找刘备墓、孙权墓,希望大家不要把‘考古’和‘挖宝’混淆起来。”面对愈演愈烈的“皇坟热”,一名考古专家痛心地表示。他说,搞考古的人都反对挖墓,现在很多古墓的发掘是因为基建或者被盗而进行的抢救性挖掘。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政府应从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为前提,加快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制定规划,积极发展水电。

B.“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此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规定的特定时间熄灯一小时。

C.2011年春节前夕,南京某大学大四男生胡蓓蕾,在13天中免费搭车25次,长驱3700公里后,从南京回到乌鲁木齐,被视为纪录片《搭车去柏林》的最新版。

D.针对众多媒体关心的今年庐山风景区的门票价格是否提高的问题,庐山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进行了否认,并透露今后将加强管理,以更加到位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邪/精透彻奉/才傲物游/三道四

B.悍/词夺理红/切期盼月/中下怀

C.落/手成春机/千之国人/前后继

D.机/而不舍金/雇工人墙/拐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