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是戴姆勒·奔驰轿车的商标,此商标是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后产生的。试根据这...

下面是戴姆勒·奔驰轿车的商标,此商标是戴姆勒公司和奔驰公司合并后产生的。试根据这一商标,回答下列问题。(4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你的理解,请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这一商标的创意。

2.结合这一商标,为奔驰轿车写一广告语,不超过20字。

 

1.①戴姆勒·奔驰的三叉星通向不同的方向,代表征服陆海空的愿望。②圆形的图案中间镶嵌着一颗星星,象征着奔驰轿车誉满全球,光辉灿烂。(此外,还可将图标想象成方向盘、轮胎等,只要想象合理就行。) 2.①有路的地方,就有奔驰车。②奔驰,名车星空中最亮的一颗。③拥有奔驰,你就能征服世界。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学生要认识梅赛德斯.奔驰的徽标,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徽标的创意(内涵)分析,要多层次发掘和阐释。徽标就其构成而言,可分为图形徽标、文字徽标和复合徽标三种。1、图形徽标是以富于想象或相联系的事物来象征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内容,借用比喻或暗示的方法创造出富于联想、包含寓意的艺术形象。2、文字型徽标是以含有象征意义的文字造型作基点,对其变形或抽象地改造,使之图案化。拉丁字母徽标可用企业名称的缩写。3、文字、图案复合徽标指综合运用文字和图案因素设计的徽标,有图文并茂的效果。同学根据自己对徽标的把握判断徽标属于哪一种,本题中的徽标应该是图形类。这样你就可以做出第一次判断,这个徽标像什么,有什么含义;继续进行第二组、第三组判断,直到穷尽。如,第一次为方向盘,第二次为车轮,第三次为方向指针等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图形和图文转换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布拉格的歌声

[俄]彼特洛?洛斯基

行动之前,杰夫卡夫斯基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绝不是一次例行演习那么简单。果然,短短三个小时之后,装甲车队便开入布拉格,而天空的广播也同时传来讯息,这次行动绝不是针对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而是逮捕杜布切克分子。

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杰夫卡夫斯基和战友一样,他心里非常焦虑,这次取名为“尤里复仇”的行动到底要持续多久?  

街对面不远处是一个教堂,悠扬的钢琴声隐隐约约地从里面传出来,杰夫卡夫斯基情不自禁地侧耳细听,曲子有点像《伏尔加母亲》,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如果不是德军突然入侵,杰夫卡夫斯基想,自己现在一定是一名钢琴师,至少不会手里拿着枪。   

杰夫卡夫斯基无奈地笑笑,抬起头看看天空,只见晴空万里,太阳直直地照着脚下的城市,连影子都不见一点,这是个好兆头,久经战场的他可以肯定,战争已经结束,或者根本就没有发生,因为天空连一架飞机都没有,这就说明伟大的莫斯科再次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这样想着,杰夫卡夫斯基便觉全身轻松起来,反复观察了下周边,没什么异动,便向远处的战友打了声招呼,自己一个人慢慢朝教堂走去。琴声已经停止,但教堂却并没有静下来,透过门缝,杰夫卡夫斯塞看见一群孩子正整齐地唱着歌,什么曲子他听不出来,只觉得歌声在教堂里显得特别响亮。  

杰夫卡夫斯基喜欢这种感觉,便不由自主地走进去,他想问问这首歌的名字,甚至还想跟他们一起学习歌唱。然而,当他出现在那群孩子面前,歌声却突然停止,他们一个个惊恐万分,稍小一点的女孩甚至在往后躲。

杰夫卡夫斯基抱歉地笑笑,刚想说自己的来意,一个男孩却突然朝自己奔来,这是一个勇敢的男孩,杰考卡夫斯基在心里默默赞许。可男孩大概跑得太急,竟然在阶梯处绊倒。遇到这种情况,杰夫卡考斯基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向前搀扶。

意外就发生在搀扶的那一刻,男孩拼命甩开他的手,大声哭诉:“坏人,你还我爸妈来,你们都是坏人!”与此同时,男孩竟然掏出一支手枪对准杰夫卡夫斯基的胸口,“啪”的一声,枪声在教堂里格外清脆。

杰夫卡夫斯基显得特别沉重,他真的不希望发生这种事,但当他发现男孩拿出手枪那一刻,还是习惯性地先下了手。教官曾无数次地训练他应对类似的情况,所以,枪杀男孩的事情完全可以算得上一次对敌作战,杰夫卡夫斯基甚至还可以把战绩上报。但是,在枪声之后,他却只觉天旋地转,怎么也站不起来,他看见男孩的脸,竟然带着微笑,一种解脱的微笑。

当战友冲进教堂,一支支枪口对准教堂里的孩子时,杰夫卡夫斯基终于挣扎着站起来,他告诉战友,这里没有杜布切克分子,男孩完全是自己一时冲动而错杀,回去后,他会主动接受军法处置。

教堂里所有的人都默不作声,无论是小孩又或者大人,他们脸上都有种奇怪的表情。因为就在刚才,他们亲眼看见杰夫卡夫斯基把男孩的手里的枪塞在自己怀里,一个军人竟然保护敌人的伙伴,这简直就是奇迹。

当杰夫卡夫斯基与战友跨出教堂的大门,外面阳光依旧明媚,整个布拉格宁静得像莫斯科的早晨,而就在杰夫卡夫斯基回头那一刻,透过教堂的大门,他看见那群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悠扬的歌声再次响起,越唱越响,歌声从门口飘出来,弥漫在布拉格的天空。 

(选自《意林》2011年04期,有删改。)

背景资料:1968年,捷共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布拉格之春改革,希望借此摆脱苏联。8月20日,苏军以军事演习的名义突袭机场并占领布拉格,逮捕了杜布切克,控制了捷克全境。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杰夫卡夫斯基守护在布拉格边缘的一条要道,和战友一样心里非常焦虑,他们厌恶战争,想尽快结束。

B.主人公听到教堂传出像《伏尔加母亲》的钢琴声,那是他最喜爱的一首曲子,所以后来他去教堂询问其名字。

C.小男孩脸带微笑,是一种解脱的微笑,是对“坏人”的抗议,是想到死后会在天堂看到父母的幸福。

D.杰夫卡夫斯基告诉战友,自己一时冲动错杀男孩,教堂里所有的人默不作声,因为面对敌人的枪口。

E.布拉格的歌声是呼唤和平的歌声,是人类精神力量的象征,代表着捷克斯洛伐克的希望和未来。

2.小说中多处描写歌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杰夫卡夫斯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4.杰夫卡夫斯基是合格的军人吗?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5分)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沁园春·长沙》)

2.萍水相逢,                        。(《滕王阁序》)

3.                         ,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4.空闻虎旅传宵柝,                       。(《马嵬》其二)

5.                     ,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

6.一去紫台连朔漠,                      。(《咏怀古迹》其三)

7.暧暧远人村,                      。(《归园田居》其一)

8.舞榭歌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查看答案

夏日西斋书事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台。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隐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诗的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

 

查看答案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今人君论臣子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则失贤之数了。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zhān)鲔(wěi)(鳣鲔,古书上指鲟鱼一类的鱼)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

 

查看答案

阅江楼记

(明)宋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同体。虽一豫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轭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将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注释:公元1374年,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三篇文章。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皇帝定鼎于兹逮:等到

B.声教所暨,罔朔南间:间隔

C.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尽头

D.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宵旰:勤于政务

2.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明太祖朱元璋登阅江楼可能看到的景象的一组是(   )

①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②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③风日清美,法驾幸临

④城池之高深,关轭之严固

⑤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

⑥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磕之勤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金陵为帝王之州,只有真正一统天下的皇帝才能配得上这里的王气。

B.作者认为,修建阅江楼不只是用来欣赏长江美景的,更重要的是让皇帝在这里兴发治国感想的。

C.作者用临春阁、结绮阁、齐云楼、落星楼华美高大的楼阁转瞬之间引发人的无穷感慨的例子,讽谏朱元璋不可贪图享乐,要处处想着国家社稷人民。

D.作者认为,六朝时国家以长江为天然屏障,所以长江是安定的河流,国家没有战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3分) 

(2)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3分)    

(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