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不应试也会自毁;那些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不应试也会自毁;那些抱怨婚姻磨灭理想的,不结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唠叨这个体制捆绑下无用武之地的人,即使到了瑞士也找不到领唱的舞台……大家面对同样的时代,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境界。那些牢骚满腹的人寻找的种种“借口”,在某些人的眼中却常常是难得的人生机遇。

请根据自己的感悟,联系现实,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成功源于对梦想的坚持 仿佛一夜之间,全世界已经无人不识林书豪。在情人节到来的前一个礼拜,NBA成为了林书豪主宰的天下,率领尼克斯在不利的情况下豪取五连胜,而林书豪本人也毫无疑问当选了上周的东部最佳球员。 林书豪的成功绝非偶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如亨利·伍兹沃斯·朗费罗所说:“伟人达到和保持的高度,不是一蹴而就,当伙伴熟睡时,他们在深巷里艰难的攀登。”在林书豪大学朋友的眼里,“信仰”、“信念”和“机会”是林书豪一飞冲天的三个关键词。他们在哈佛大学选课相似,训练时间也相近,他们会在彼此比赛时为对方加油,在彼此心灰意冷时互相鼓劲。“每件事之所以发生都有它的原因,书豪非常努力,哈佛本身就不是篮球名校,波士顿当地的气候条件也让他难以忍受。他刚到哈佛时非常沮丧,毕竟篮球环境很差,但即便是那样,他也每天不间断地训练,体能、基本功和有球训练通常都会有他自己的安排。他一直坚信自己能打 NBA,他就一直按 NBA 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因此当机会出现在面前时,林书豪把握住了,而且把自己的能力尽情释放了出来。 每个人都曾经拥有梦想,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梦想与现实碰撞,大多数人却被迫向现实妥协,而年少时色彩缤纷的梦想逐渐化为记忆的碎片。如果不是翻开我自己大学时的摘抄笔记,我几乎都忘了刚入大学时的我的样子。那时候我曾梦想成为一个诗人,笔记本里记载了许多我喜欢的诗歌;我曾经励志学习英语,整整大一都泡在图书馆里捧着英文原著钻研;而我当时幻想最多的就是我以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这句话是我的奋斗目标。 什么时候我将那个踌躇满志的自己、有诗人梦想的自己弄丢了,学校里繁重的作业和考试、还是工作的压力?这些都不是理由,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没能坚持自己的梦想。高晓松说过,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不应试也会自毁;那些抱怨婚姻磨灭理想的,不结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唠叨这个体制捆绑下无法创作伟大作品的,去了瑞士也一样找不到灵魂的自由。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抱怨,越来越多的借口,但是,我们却丢了梦想,因此离成功的终点也越来越远。 林书豪坚持自己对于篮球的梦想,现在终于开始崭露头角,赢得了人们的关注。论顺逆,不论成败,不只有是林书豪,还有现在虽未“成功””,但是仍然执着梦想的阿联和其他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解析】 试题分析:什么叫“借口”?“借口”就是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或者假托的理由从这意义上来讲,“借口”是消极的、贬义的。如果我们顺着这一思路往下想,定位于管理、规范、规则方面,提出“拒绝借口”、“借口是拖延的温床”、“借口就是推卸责任”、“莫让借口成为习惯”等观点。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它只有材料,没有明确的话题,需要考生结合材料拟出合适的题目。细读材料,不难发现,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绝 盗

冯骥才

老城区和租界之间那块地,是天津卫最野的地界,人头极杂,邪事横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这里一处临街小屋,来了一对青年男女租房结婚。新床新柜,红壶绿盆,漂漂亮亮装满一屋。大门外两边墙垛子上还贴了一双红喜字。结婚的第二天一早,小两口就出门上班。邻居也不知他们姓甚名谁。

事过三天,小两口出门不久,忽然打东边飞也似的来了一辆拉货的平板三轮。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车板上蹲着两个小子,全是十七八岁,手拿木棍、板斧和麻绳。这爷仨面色都凶,看似来捉冤家。

老头子把车直蹬到那新婚小两口的门前,猛一刹车,车上两小子蹦下来,奔到门前一看,扭头对那老头子说:“爹,人不在家,门还锁着呢!”门板上确是挂着一把大洋锁。

老头子登时火冒三丈,眼珠子瞪得全是眼白,脑袋脖子上的青筋直蹦,跳下车大骂起来:“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小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

应声,那两个小子抡起板斧,把门锁砸散。门儿大开,一屋子新房的物品全亮在眼前。老头子一看更怒,手指空屋子,又跳又叫,声大吓人:“好啊,没心没肺的东西!从小疼你抱你喂你宠你,把你这白眼狼养活成人。如今你娘一身病,请大夫吃药没钱,你一个子儿不给,弄个小妖精藏到这儿享福来。你娘快死啦!你享福?我就叫你享福享福享福!小二、小三!站着干嘛!把屋里东西全给我弄回家去!要敢偏向你们大哥,我就砸折你俩的腿!”

那两个小子七手八脚,把屋里的箱子包袱、被褥衣服抱出来,往车上堆。

邻居们跑出来围观,听这老头子一通骂,才知道那新婚小两口的来历。这种连快死的老娘都不管的白眼狼,自然没人出来管。再说那老头子怒火正旺,人像过年放的火炮,一个劲儿往上蹿,谁拦他,他准和谁玩命!

东西搬得差不多了,那两个小子说:“爹,大家伙抬不动,怎么办?”

老头子一声惊雷落地说:“砸!”跟手一通乱响,最后玻璃杯子打屋里也扔了出来,这才罢手。老头子依旧怒气难消,吼一句:“明儿见面再说!”便扬长而去。

门儿大敞开没人管,晾了一整天。邻居们远远站着,没人上前,可谁也没离开。等着那小两口回来有戏看。

下晌,新婚的小两口打西边有说有笑地回来。到家门口一看,懵了。过去问邻居,一直站在那里的邻居反而纷纷散开。有位大爷出来说话,显然他对这不尽孝心的年轻人不满,朝新郎说道:“早上,你爹和你兄弟们来了,是他们干的。你回你爹妈那儿去看看吧!”

新郎一听,更懵。忽然禁不住大声叫道:“我哪还有爹呀!我三岁时爹就死了,我娘大前年也死了。只一个姐姐嫁到关外去,哪来的兄弟?”

“嘛!”大爷一惊。可早上的事真真切切,一时脑筋没转过来,还是说:“那明明是你爹呀!”

小两口赶紧去局子报案。但案子往下足足查了十年,也没找到他们那个“爹”。

天津卫的盗案千奇百怪,这一桩却数第一。偷盗的居然做了人家的“爹”;被盗的损失财物不说,反当了“儿子”,而且还叫人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若是忍不住跟人说了,招不来同情,反叫人取笑,更倒霉。多损,多辣,多绝——多邪!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2年第5期)

1.本文以“绝盗”为题目,根据全文简要分析“绝”在何处。(4分)

                                                                               

                                                                               

2.下面的文字,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1)蹬车的是个老头子,骨瘦肉紧,皮黑牙黄,小腿肚子赛两个铁球,一望便知是个长年蹬车的车夫。

                                                                               

                                                                    

(2)这不孝的禽兽,不管爹娘,跑到这儿造他妈宫殿来了。小二、小三,给我把门砸开!

                                                                               

                                                                               

3.这篇小说多处设置伏笔,请列举其中两处,并分析其作用。(4分)

                                                                               

                                                                               

4.有人说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掉,你觉得呢?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为下列这条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

今年8月1日,广西桂林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老母亲不慎走失,她的四个儿子放下手头工作四处寻觅已达两月有余。自9月17起,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征集“桂林失踪母亲”的有关线索。10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栏目中破天荒地播发了一条“寻人启事”。在重阳前夕,这一非常举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有关事迹的层层披露,在政务微博、媒体微博及微博意见领袖们的努力下,中央电视台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等携手5400万微博网友,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帮助孝子寻找走失母亲的爱心接力。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4分)

年轻是什么?年轻是春日的竹笋            、出水的芙蓉;年轻是            远征的船帆、离弦的利箭:年轻是轰然出山的瀑布                         、大漠风沙中的战旗;年轻是金,            ,年轻是生命中无与伦比的宝贵财富。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一次,我随黑压压的人群,在深夜里爬上泰山极顶,守望东海日出。                               此时,朝阳、白帆、碧空,把我对遥远未来的瞻瞩与渴盼,带向广阔无垠的苍穹。

①山涧、鸟鸣、夜露,掩不住心中渴望的激动。

②我透过那浓密的树梢,遥望到远方的木船已挂起了洁白的帆——那迎风摇曳的希望之帆,正颤动于朝阳之中。

③黎明的曙光射出万只金箭,点燃了朝霞,苏醒的泰山发出铮铮的声响,从青灰色的雾霭中逐渐显现出它坚实的轮廓。

④一轮朝阳从海上喷薄而出,圣光充溢,喷涌,流动,一个熠熠发光的世界点亮我的双眼!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3个小题)

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2.歌台暖响,           ;舞殿冷袖,          。(杜牧《阿房宫赋》)

3.转轴拨弦三两声,          。弦弦掩抑声声思,          。(白居易《琵琶行》)

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