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语段,完成小题
(韩)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
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於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①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①血食,享受后代的牺牲祭祀。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信由此日夜怨望望,埋怨,责怪
B.信尝过樊将军哙过,拜访
C.人言公之畔畔,通“叛”,背叛,叛乱
D.弟举兵,吾从此助公弟,弟弟,代陈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因击沛公于坐
B.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C.三至,必怒而自将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
D.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因人之力而敝之
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韩信“伐己功,矜其能”的一组是( )
①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②大王乃肯临臣
③臣多多而益善耳。 ④常称病不朝从
⑤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⑥吾悔不用蒯通之计
A.②⑤ B.③④ C.①③ D.③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信认为,虽然陈豨是陛下信任的臣子,但如果有人告发说他反叛,久而久之,皇上也会率兵围剿。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对这种说法,陈豨非常相信。
B.韩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他,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他的弟弟上书告发,向吕后报告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
C.萧何欺骗了韩信,让韩信进宫祝贺,韩信进宫后,吕后就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把他杀掉了。
D.司马迁认为,韩信还在布衣时就有野心,选择“其旁可置万家”的高地安葬他的母亲。后来他果然图谋叛乱,以至于被诛灭宗族。
5.翻译下列句子。
(1)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2分)
(2)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3分)
(3)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 (3分)
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②毋从俱死也 ③不然,籍何以至此?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⑤为击破沛公军 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群臣侍殿上者
⑩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A.①⑩ / ②④ / ③⑧ / ⑤ / ⑥⑦⑨
B.①⑦⑩ / ②⑤ / ③⑧ / ④ / ⑥⑨
C.①⑦/ ②⑤ / ③ / ④⑥⑧ / ⑨⑩
D.①⑦⑩ / ②⑤⑧ / ③⑥⑨/ ④
下列各句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1)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2)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4)越国以鄙远 (5)偏袒扼腕而进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
下列各句划线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是 ( )
(1)共其乏困 (2)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3)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4)皆白衣冠以送之。
(5)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6)君安与项伯有故?
(7)项伯杀人,臣活之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9)常以身翼蔽沛公 (10)范增数目项王
(11)此亡秦之续耳 (12)道芷阳间行
A.(1)(6)(11)/(2)(9)/(3)(10)/(4)(5)(12)/(7)(8)
B.(1)(6)/(2)(3)/(4)(9)/(5)(10)(12)/(7)(8)(11)
C.(1)(3)(6)/(2)(9)/(4)(5)(10)(12)/(7)(8)/(11)
D.(1)(6)/(2)(9)/(3)(5)/(4)(10)(12)/(7)(8)/(11)
补写下列诗文名句。(7分)
(1)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3)寻梦,撑一支长篙,/ 。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 /走尽这雨巷。
(5)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6) , ;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7)风萧萧兮易水寒,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
1.上阙从哪些角度来写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6分)
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