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智利〕佩德罗?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

当玫瑰开花的时候

〔智利〕佩德罗?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了许多许多品种优良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去,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羡。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当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囔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我花园里的花全部都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求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艳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在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花朵,一边说,“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喷吐出的红彤彤的火苗。难道把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着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如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那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能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行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十月,那含苞待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放荡女人的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的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的英俊的容貌,她无休止地吻我,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的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却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如此这般地、一旦被人摘下,也就永远地凋零了。”

“至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采摘的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来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被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处算作花萼,又从何处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构思奇特,简要地交代之后就转入对故事的叙述,讲述一个老人专心饲养玫瑰花的故事,用玫瑰花来寄托自己失败的人生。

B.“我就像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却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如此这般地、一旦被人摘下,也就永远地凋零了。”这是老园丁对年轻“夫人”的心灵告白,也是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C.四个女人就是四朵玫瑰花,他们代表着老人身上的各种缺点,老人是个能够自我批评的谦虚的人。

D.本文被称为小小说的经典之作,对老人这个人物的塑造,作者运用了外貌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及语言描写等多种手法。

E、老园丁对玫瑰花的热爱超出了通常的表现,他因此招来自私、讨人厌的名声,可他对于这些满不在乎,因为,这些玫瑰花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他愿意为呵护这些生命付出一切代价。

2.试分析“老园丁”这个人物形象。(6分)

3.如何理解小说的标题“当玫瑰开花的时候”?(6分)

4.联系全文,谈谈你如何理解小说的最后一段话。(8分)

 

1.B E 2.孑然一身,曾是一个富有、健壮、英俊、忠厚的年轻人。辛勤劳动,细心,“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去,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他谈起玫瑰花细致入微,了解她的每一部分。 热爱美好的事物,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一百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却只能有一个春天。”他愿意为呵护这些生命付出一切代价,这些新品种成了他心爱的宝贝,不送给任何人玫瑰花,不采任何一朵玫瑰花 适当地解说即可。 3.从结构的角度思考:全文围绕着玫瑰花来写,可以说标题也是线索 从主题的角度思考:玫瑰花的开放隐喻人生的美好的完美存在,人们应该象喜爱玫瑰花一样,呵护我们的人生。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思考:玫瑰花也是老人的化身,美好,喜爱美好,又经不起有意无意的伤害。 4.世界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为了维护生命而付出代价的人的高贵的灵魂。热烈奔放的玫瑰花是生命的体现和昭示,也是老人生命与灵魂的载体。(2分)正因如此,尽管有不少辛勤劳动的人为之嫉妒,也有不少爱花者风闻而来以期求得一朵两朵以满足自己的愿望与喜好,可他从未摘过一朵送人,即使地位显赫的美貌夫人,因而他招来许多自私、讨人厌的名声,可他对于这些满不在乎,对别人“把他看成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的窘状也不放在心上。(3分)对生命的讴歌和对对生命呵护的美好心灵的赞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应该珍爱生命,用心体会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的时刻,通过努力,让生命更加完美,并为追求美好的事物尽心尽力。 【解析】 1. 试题分析:A,借玫瑰花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而不是寄托自己失败的人生。C,老人年轻的时候就像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拥有钱财,健康、容貌、和忠厚善良,并不是四个女人就是四朵玫瑰花。D没有外貌描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有人说:小时候,觉得幸福是一件实物;长大后,觉得幸福是一种状态;突然有一天,觉得幸福其实就是一种领悟。很多人追求一生,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幸福就是早上醒来有杯白开水放在床头,幸福原来如此简单。我们到底该如何把握幸福呢?

请你根据对这段文字的感悟,以“把握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和抄袭;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5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内容:                                                           

寓意: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五句重新组成一个长单句,给“银联标准卡”下个定义。要求:句意明确连贯, 可以增删个别语句,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①“银联标准卡”的卡面加贴有“银联”标识。

②“银联标准卡”是国际标准银行卡。

③“银联标准卡”是由国内各发卡机构发行的。

④“银联标准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且符合国际标准。

⑤“银联标准卡”的卡号是以“62”开头。

答:                                                          

 

查看答案

消失的故乡

谢冕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青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我依然顽强地寻找。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谢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域,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造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是无边的消失。

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1.作者在第2段中说“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写到哪些东西消失了?请加以概括。(6分)

答:                                                         

2.(1)第9段中作者所说的“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是指什么?(2分)

答:                                                         

(2)解释第9段中“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是无边的消失”的含义。(2分)

答: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迷了路”,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4.对故乡的消失,作者有着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                                                          

 

查看答案

补出下面各组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3.舞幽壑之潜蛟,___ 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6._____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