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①,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②,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檥(yǐ倚):整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1.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项王壁垓下军:驻军

B.持短接战兵:兵器

C.项王身亦十余创被:受

D.吾闻汉我头千金购:购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今人有大功击之,不义也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

B.①愿十五城请易璧②军中无为乐,请以剑舞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令骑皆下马步行②自刎而死

3.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项羽表示同情肯定的一项是 (   )2分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③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3分)

(2)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3分)

 

1.D 2.A 3.D 4.(1)即使长江以东的父老兄弟怜惜我让我做王,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他们呢? (2)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 【解析】 1.试题分析:“购”为悬赏之意,《荆轲刺秦王》:“今闻~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也是此义。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翻译句子(6分)

(1)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2分

A.行李之往来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项王默然不应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查看答案

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2分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夫晋,何厌之有

C.君之所知也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校训是大学的精神。它不仅反映一所大学的学术传统和办学宗旨,也深刻砥砺着一代代学子的品行。下边是中国两所著名大学的校训: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请仿照上述示例,为下面几处大学拟制校训,要求:①采用对偶形式。②体现学校专业特点。③每条校训不少于8字。(任选二处即可)(4分)

某师范大学:                   ,                     

医科大学:                     ,                     

某地质大学: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