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目前,北京大学公布了2012学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生遴选条件,其中增加...

目前,北京大学公布了2012学年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生遴选条件,其中增加了“不孝敬父母不得推荐”的新规。作为一名高三学生,请对此“新规”发表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5分)

要求:不超过6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条规定增加得好。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底线。古人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鸟兽无知,尚且如此,何况人呢?不孝敬父母的人是不会报效国家和民族的,他们不应该获得推荐资格。 【解析】 试题分析:肯定或否定皆可,只要观点明确,语言流畅,按题干要求的不超过60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又能言之有理即可。看法1分,理由2分,修辞2分。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常识有错的一项是(3分)(    )

A.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主要作品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兼及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收集整理而成。

C.归有光,字熙甫,号项脊生,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世称“震川先生”。归有光的散文取法于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派”的代表,《项脊轩志》是其代表作。

D.《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的名作。作者以包含感情的笔触、朴素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对生死的感慨。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3分) (   )

A.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在路上的历史,这个以无数相遇和碰撞的片段构成的语录,铺就成了几千年漫漫的道路。

B.我突然记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的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C.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D.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香烟的危害,特别是劝阻有瘾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随着家用电器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瞬息万变,产品更新换代也日益加快,新概念、新功能不断涌现,更多的新型家电产品也登堂入室

B.民众对司法的一些负面情绪,固然跟司法腐败有莫大关系,但确实也有部分无良媒体,从非专业角度对案件进行了情绪化炒作,导致负面消息甚嚣尘上

C.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D.这次活动承蒙贵公司慷慨解囊,热情相助,取得了圆满成功。他日有托,本人定当投桃报李,鼎力相助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悍(piāo)老(ǎo )(tí)防满而归(zài)

B.缱(quǎn)听(zhōng)屋(jǐ)危如卵(lěi)

C.盘(yuán)弃(bìn)(jì)觎 言敏行(nè)

D.光(sháo)机(sì)费(mí)无色无 (chòu)

 

查看答案

从南北文化互动看江南地域精神(节选)

陈国灿

无论是自主开放还是灵活变通,都是江南社会面对中原文化的扩散而作出的反应。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来说,更具有历史意义的是江南社会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文化意识以及由此带来的江南在大一统文明体系中所处地位的转变。充满自信和极具浪漫的“盛唐气象”,是中原文化走向鼎盛的反映。不过,在这种现象的背后,中国社会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尤其是入宋以后,伴随着江南社会的全面飞跃,这场变革日益显现出来。

唐宋之际江南社会的腾飞是在开拓创新的基础上出现的,许多方面是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反拨。佐竹靖彦认为,宋代的社会变革“是由农村时代向城市时代推进的社会构造的变化和由宗教时代向学问时代演变的文化形态的变化”。说此期中国社会开始由农耕文明时代转向城市文明时代似值得商榷,但城市在江南社会的变革中确实扮演了独特的角色。从原本高度统一和封闭、保守的统治据点,到多样、开放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心和商品市场中心地,城市形态的这种转变,引发了社会、经济、文化、思想领域的一系列新动向。在社会领域,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冲破了传统世袭性社会士、农、工、商截然区分的身份限制,推动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重组;在经济领域,城市工商业的兴盛和市场活动的扩张,使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越来越多呈现出商品化趋势;在文化领域,市民文化既源于士人雅文化和民间俗文化,又超越了传统文化雅、俗对立的二元结构,属于雅、俗共体的新型文化形态,表明社会文化重心开始由士人阶层转向社会大众;在思想领域,市民意识并不局限于重商逐利的价值观,还包括平等自主的社会观、求富裕的人生观和自由开放的生活观。所有这些变革,使江南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不仅冲破了长期以来由中原文化引导的社会模式,而且跻身中华文明的主流行列。

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看,开拓创新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互动意识,成为江南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精神。正是基于这种精神,即便在专制统治日益僵化的明清两代,江南地区依然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无怪乎康熙由衷地赞叹:“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

(中国新闻网2011年9月16日)

1.请简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答:                                                                       

2.作者从哪个角度阐述入宋以后江南社会变革的?这种变革又是从哪些方面具体表现出来?(6分)

答:                                                                        

3.为什么说开拓创新成为江南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精神?(6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