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桂州新城记 王安石 侬智高反南方,出入十有二州。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桂州新城记

王安石

侬智高反南方,出入十有二州。十有二州之守吏,或死或不死,而无一人能守其州者。岂其材皆不足欤?盖夫城郭之不设,甲兵之不戒,虽有智勇,犹不能以胜一日之变也。唯天子亦以为任其罪者不独守吏,故特推恩褒广死节,而一切贷其失职。于是遂推选士大夫所论以为能者,付之经略,而今尚书户部侍郎余公靖当广西焉。

寇平之明年,蛮越接和,乃大城桂州。其方六里,其木、甓、瓦、石之材,以枚数之,至四百万有奇。用人之力,以工数之,至一十馀万。凡所以守之具,无一求而有不给者焉。以至和元年八月始作,而以二年之六月成。夫其为役亦大矣。盖公之信于民也久,而费之欲以卫其材,劳之欲以休其力,以故为是有大费与大劳,而人莫或以为勤也

古者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礼失,则夷狄横而窥中国。方是时,中国非无城郭也,卒于陵夷、毁顿、陷灭而不救。然则城郭者,先王有之,而非所以恃而为存也。及至喟然觉寤,兴起旧政,则城郭之修也,又不敢以为后。盖有其患而图之无其具,有其具而守之非其人,有其人而治之无其法,能以久存而无败者,皆未之闻也。故文王之兴也,有四夷之难,则城于朔方,而以南仲;宣王之起也,有诸侯之患,则城于东方,而以仲山甫。此二臣之德,协于其君,于为国之本末与其所先后,可谓知之矣。虑之以悄悄之劳,而发赫赫之名,承之以翼翼之勤,而续明明之功,卒所以攘戎夷而中国以全安者,盖其君臣如此,而守卫之有其具也。

今余公亦以文武之材,当明天子承平日久、欲补弊立废之时,镇抚一方,修捍其民,其勤于今,与周之有南仲、仲山甫盖等矣,是宜有纪也。故其将吏相与谋而来取文,将刻之城隅,而以告后之人焉。至和二年九月丙辰,群牧判官、太常博士王某记。

(选自《王安石散文选集》)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有智勇,犹不能以一日之变也。           胜:禁得起。

   B.城郭之不设,甲兵之不                     戒:通“诫”,告诫,警示。                          

   C.于是遂推选士大夫所论以为能者,付之经略。   经略:策划处理。

   D.承之以翼翼之勤,而续明明之功               翼翼:恭敬谨慎的样子。

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体现修治新城的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天子亦以为任其罪者不独守吏。

②寇平之明年,蛮越接和。

③然则城郭者,先王有之,而非所以恃而为存也。

④有大费与大劳,而人莫或以为勤也。

⑤有其患而图之无其具,有其具而守之非其人。

⑥凡所以守之具,无一求而有不给者焉。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侬智高在南方起事谋反。十二州守吏,没有一个人能守住城池,不是他们才能不够。当时皇帝也这么认为。

   B.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之间的礼义失去的话,四方的少数民族就会横暴的窥视中原地区,以寻可乘之机。

   C.王安石散文叙议结合,阐明道理,深有寓意。本文亦是如此,作者不吝笔墨叙写余靖修建新城的经过,为后文论述奠定了基础。

   D.作者认为,城郭为设险故守之需,故不可缺,而礼乃无形之城,对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更不能忽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故特推恩褒广死节,而一切贷其失职。(4分)

(2)     以故为是有大费与大劳,而人莫或以为勤也。(3分)

(3)     卒所以攘戎夷而中国以全安者(3分)

 

1.B 2.D 3.C 4.(1)(皇帝)因此特别施给恩惠,表彰那些为守节义而死的人,而且完全宽恕了他们的失职行为。 (2)因此修城是花费很多,非常辛劳的事情,但是没有一个人认为是劳苦的。 (3)最终能排除少数民族的(进犯),使中原地区得以保全安定的原因。 【解析】 1.试题分析:戒,准备好。从上下文推断,这里不可能作为“告诫”将,因为和这个字对应位置的是“设”,意思是“设置”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仔细观察下边这幅图,然后完成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请根据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给“习惯”下个定义。(不超过40字) 。(3分)

2.用一句话揭示图画的给人的人生启示(不超过20字)。(2分)

(1)                                                               

(2)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美国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项有趣的试验: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而这个建筑物的窗户如果是完好的,或者坏了一个后被及时补好,那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就不容易被破坏。

(1)这段材料给成长中学生的做人以什么启示?

(2)读完这个材料,就学校管理,请你给校长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和北京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会四家单位共同举办日本侵华物证展。该物证展,将侵华日军在中华大地上暴行暴露得淋漓尽致

B.据报道,中国渔政已经派出“渔政202”号和“渔政203”号渔政船赶往钓鱼岛海域,进行接力宣示主权的行动。无独有偶,台湾方面也派出了几艘船只前往该海域。

C.在扶起老人的“小善”面前,众人之所以望而却步,并不能盲目归咎于人情冷漠……许多人担心遭到“碰瓷”,害怕善因结出恶果,最终“见义不为”。

D.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刊/千难逢 拓/丢三四 叱/紫嫣红

B.苗/惊魂定  躯/金蝉脱  马/水思源

C.奉/不应求  脸/抛头面  枪/力能

D.艳/为人知  愿/息事人  制/烙之刑

 

查看答案

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