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以“审视偶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

请以“审视偶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略 【解析】试题分析: 1.  审题 题目类型:短语式命题作文 短语类型:动宾式 动宾式命题作文思考: 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 处于宾语位置上的词,限制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 审视:指仔细地看,反复分析,推敲。 偶像:用木头、泥土等雕塑的供迷信的人敬奉的人像,比喻崇拜的对象。 现特指现代被青少年追捧的娱乐圈艺人,也就是明星。 还有那些是偶像呢?袁隆平?我的父亲母亲?清洁工?农民工? 审视偶像:就是看待、打量、分析……偶像 可以思考什么是偶像:明星?名人?政治家?富豪?通过思考来诠释偶像的真谛…… 可以认识某个偶像:刘德华的拼搏、陈景润的刻苦、爱迪生的执着、史铁生的坚强、父亲的宽容、同学的真诚…… 还可以通过添加成分来拓宽思路:(谁)审视偶像、(怎样)审视偶像、审视(什么)偶像、审视偶像(干什么)…… 1.  示例一:审视偶像 在经济大潮猛烈冲击着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今天,于是乎芙蓉姐姐火了网络,超级女生热了荧屏。有人会说她们是我们心中真正的青春偶像,然而我认为,我们所真正急需的是真英雄一一真正的偶像。 在我们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网络迅速扩大的国度里,人们需要愉悦心灵、诉说情感的星族们。可以说人们需要心灵的愉悦,“超级女生”便应运而生;人们渴望精神刺激,“芙蓉姐姐”便横空出世。无论是“超级女生”抑或是“芙蓉姐姐”,她们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欢乐,一份精彩。她们的存在也是顺理成章,无可厚非。 然而,由此就把她们当作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所仰慕的偶像,我实在不敢苟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英雄是可悲的”。然而我们所需要的不是仅为我们生活带来欢乐的英雄们,在我看来,他们可以被称为“英雄”,却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要有“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要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铮铮铁骨,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要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抱负,更要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实干精神。抗击倭寇,肃清海疆的戚继光是英雄;虎门销烟,设馆译书的林则徐是英雄;弃医从文,揭开国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的鲁迅是英雄。我们看到,他们并非是给人们带来了多少欢乐,而是勇敢地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毫无推脱退缩。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心中真正的偶像。 有人说,他们属于已逝的时代,在我们这个没有英雄没有偶像的时代,于是乎偶像开始大众化平民化世俗化了。然而我认为时代所缺乏的不是真、正的英雄或偶像,而是识别英雄或偶像的慧眼。湖南怀化学院的大三学生洪战辉坚持照顾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l 2年,他的仁爱之心,做事的责任心,无忧无惧、不卑不亢、自强不息的个人修养,足以承担一个时代“道德英雄”的偶像称号。又如我们所熟知的钟南山、任长霞、白芳礼……他们是平凡的,却又是撑得起民族精神脊梁的真英雄,我们时代的偶像。 相比火爆的超女,平凡的洪战辉才是我们真正的偶像。或许我们不能惊天动地,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主动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去驾驶无愧于我们心灵的人生机车。我们也将无愧地迎着“真英雄,归来”的呼唤向前奔去。 考点: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当前文学创作中奇怪的逆反

南帆 

文学越来越简单的一个重要迹象是,一些作家如此热衷于将复杂的世界塞入喜剧结构,似乎周星驰的鬼脸足以打发生活之中的所有难题。历史的武侠化与武侠的情爱化,许多作家操持这种有效的“减法”对付庞杂的历史。对于20世纪80年代的启蒙主义文学来说,历史之诡异与复杂的人性曾经是一个扰人的重大主题。然而,20年后,作家宁可用点穴、多角恋爱或者嬉皮笑脸解决问题,这个转折可以令人喟叹再三。

我企图指出的是,文学之中的价值判断、观念、意识、情绪——总之,文学之中的内心生活越来越简单了。没有矛盾,没有含混和犹豫,没有快感和厌恶混杂的模糊地带,也没有激烈之后的恐惧、后悔或者怜悯。商场里的窃贼令人痛恨,然而,当窃贼被捆在柱子上遭受众人的痛殴时,会不会有心肠一软的时刻?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再进入文学。所有的人物内心都是一条笔直的单行道,他们旋风般地扑向情节和主题的终点,兴高采烈地凯旋于大结局。这就是我们与经典作家的距离了。

对于众多遭受欺凌的底层小人物,鲁迅的内心交织了多种情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无论是《祝福》、《孔乙己》还是《阿Q正传》,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像是这些小说成为杰作的理由。我们记得,文学始终保持了一个同情弱者的传统。同情,关怀,尊重,甚至在某些时刻的景仰——这就是文学的复杂。无论如何,文学必须对内心生活的空间及其复杂多变做出充分的估计。各种带有“主义”的大概念管辖不了一个人抽什么牌的香烟,大衣上的纽扣是什么颜色;越来越普及的科学知识管辖不了一个人的步态以及喜欢京剧还是昆剧;威严的法律也管辖不了一个人失恋的时候是大声哭泣还是拼命吃冰淇淋。总之,无数的生活细节闪烁出奇特的面目,这个庞大的生活区域交付给纤细而又敏感的内心。文学负责记录内心,记录这里的潜流、回旋、聚散以及种种不明不白的波动和碎屑。某些时候,这一切可能在历史之中汇成一个醒目的潮汐;另一些时候,复杂的内心生活仅仅是历史边缘的回流,甚至仅仅是历史不得不偿付的代价。但是,这个区域顽固地存在,这个区域的意义只能由文学显示。

至少在今天,《鹿鼎记》恐怕比《红楼梦》更受欢迎。展颜一笑难道不比以泪洗面或者看破红尘有利身心健康吗?文学又有什么必要那么复杂呢?文学何必多事地揭开所谓的内心生活,增添各种杂音呢?文学的答复是,内心生活始终是历史的组成部分。没有进入人们内心的历史又有多少意义呢?无视复杂的价值观念、意识、情绪,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或者法学家得不到历史的完整答案,每秒运算100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亦无能为力。如果文学放弃责任,如果文学杜撰的悲欢离合仅仅是一些玩笑般的游戏,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将会留下一个无法填补的缺口。

1.经典作家在文学中所表现的复杂的内心生活有哪些表现?(6分)

2.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含义?(6分)

3.作者为什么要批判“当前文学创作中奇怪的逆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走出沙漠

沈宏

⑴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⑵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今天中午已经发生过了。

⑶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⑷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⑸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⑹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绝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⑺“少罗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⑻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像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⑼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⑽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⑾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⑿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⒀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⒁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队员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⒂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⒃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⒄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从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⒅大伙都惊住了。

⒆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⒇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水壶”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有人说,“肇教授”虽然在小说中自始至终没有正面出场,但他却是真正的主人公,你认为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4分)

3.本文成功地运用了设置悬念这一表达技巧,试作简要概述,并说说这样写的妙处。(4分)

4.你从这篇小说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请分条概述。(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                           ,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4.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5.位卑则足羞 ,                 。    (韩愈《师说》)

6.为山九仞,                。(《尚书》)

7.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8.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茶陵道中 萧立之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 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 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注】①南宋灭亡后,诗人归隐江西老家,这首诗就写于归家途中。②竹,六十年一花,花后则枯,以为荒年之兆。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首联“迷”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分) 2.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母小传

钟惺(明)

   张母某孺人者,海虞张太学商甫祖母也,为少参某公女,生而温惠,自其在室时,已具丈夫之识。少参宦游四方,于吏事物情。有所内不得于心,而外不能决之友者,偶以试孺人。孺人臆对,口画其初终当否,辄不爽。少参为之心开,胸中无留物,恨其不男子也。无何,少参与其配相继没。故事,卒官者,其家人憧憧一室中,往来惟箧笥、管籥是问。孺人以一女儿,擗踊之余,视其周身周衣事,诚信无悔。自此至于归,皆寄兄息嫂中矣。

既适淳斋公,值簪绂累叶。后子姓家众稍习于奓。孺人入门,思有以易之。谓“古仕宦家,工于善后者,使其家意愿、耆欲与凡人齐,乃为可久。今其志巳汰,习而成性,不可争也。请以身先之!”乃去故饰,椎布而前,数见不鲜。家人见新妇贵家女简易如是,奓者惭服,改心从焉。事翁妪,备思媚之谊。处先后宛若间,任必取重,受必取轻。门内门外,鱼菽祭养。淳斋公不知,以此得一意于学。既析箸,得专家政,勤约如故。操一切会计出入,目之所过,捷于楮籍;心之所识,精干握算。臧获受成事而巳,无能有所上下为奸利,然亦不纯用擿发。曰:“用其力,不尽其情。”

教其子,即商甫之父也,威慈相御,而行学有声实,凡七试不第,以毁陨。孺人见晚暮哀乐情事,卒卒不免忧生之感,从事净业。盖其喜为焚修,好施予。自其天性,至此弥笃。然骤失壮子,以孙为命,外讧内怵,终亦不能愿息,暇则灯钵归依而巳。性沉静,然一启口,足为家诫。尝语诸孙妇:“吾处先后宛若间,三十年如一日者,无他,惟是交见其常情,而不入溢言。处世之道不出此。”其语不烦而确,率此类。

今年七十,神明不衰。它无所须,惟不能忘情于立言者。曰:“匪以为名,庶几言之有文,使后世子孙识其大者。聿修克念,以保世而巳。”斯其意可念也,传而畀藏其家。

钟子曰:予读李令伯事悲之,为其为祖母也。令伯乞身于君,而张子乞言于友。志略同耳。然令伯祖母九十矣。更二十年,张子濯鳞奋翼,于以代其父为尊养者,岂有既乎?张子者,商甫也,名国彝,今为吴中佳士云。

(选自《钟惺散文选集》,有删节)

注释:聿修克念,聿读yu,助词,无意义。

     臧获受成事而巳,臧获,奴婢之意。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参为之心开,胸中无留物,其不男子也。       恨:   遗憾

   B.自此至于归,皆寄兄嫂中矣。                    息 :  暂住

   C.今其志巳汰,习而成性,不可也。               争:   争辩

   D.斯其意可念也,而畀藏其家。                   传:  写传记

2.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体现张母富于识见的一组是(3分)

①少参为之心开,胸中无留物,恨其不男子也。

②乃去故饰,椎布而前,数见不鲜。

③事翁妪,备思媚之谊。

④惟是交见其常情,而不入溢言。

⑤匪以为名,庶几言之有文,使后世子孙识其大者。

⑥孺人见晚暮哀乐情事,卒卒不免忧生之感,从事净业。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国彝的祖母生来就温柔贤惠,在她订婚未嫁在家时就已经懂得了侍奉丈夫之道理。

   B.嫁到张家以后,正值张家经历了好几代的显贵。张家的子孙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奢侈的生活。祖母到他家后,思考来改变眼前的这种状况。

   C.祖母在处理同妯娌之间的关系时,承担家务劳动一定选重的,享受时一定选轻的。

   D.二十年后,张商甫奋起大有作为,对于以己代父奉养长辈的人来说,他的前程哪里会有止境呢?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孺人臆对,口画其初终当否,辄不爽。(3分)

(2)     臧获受成事而巳,无能有所上下为奸利,然亦不纯用擿发。 (3分)

(3)     教其子,威慈相御,而行学有声实,凡七试不第,以毁陨。(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