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读下面一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实验的结论。(不超过20字)(4分) 美国的生物学...

读下面一则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出实验的结论。(不超过20字)(4分)

美国的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初生的婴儿分成四组,一组听不到任何声音,二组播放录制的催眠曲,三组用节拍器仿声,四组播放母亲心跳的录音。结果是,第四组仅用了其他三组所用时间的一半,婴儿就安安稳稳地睡着了,而第一组的婴儿在长达60%的时间内都在啼哭,骚动。

这个实验表明:                                         

 

母亲的心跳声更容易给婴儿催眠。(答案必须体现比较后所得出的结论,“母亲的心跳声”“婴儿睡眠”这些实验主体要在结论中出现。)(4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读懂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结果是第四组婴儿听到母亲的心跳安安稳稳地睡着了,而其他的不行。尤其是第一组因听不到任何声音啼哭,骚动了很长时间。相对比,可得到结论就是:婴儿听着母亲的心跳睡得更安稳。换种说法,什么对婴儿催眠更有效。这样的表达方式更符合研究的目的。 考点:本题考查压缩语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在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循路东行到一座小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         

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诗句作出图解。

①        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

②        潭水碧波荡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细碎的波纹中

③        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置

④        杂草和石头遍布于潭边,山坡上蓊蓊郁郁的

⑤        月光从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

⑥        透过树的缝隙,月光零落地洒在碧水上

A. 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英国首相乔治和朋友在院中散步,他们经过每一道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有必要吗?”朋友纳闷地问。乔治微笑着说:“哦,当然有必要,我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当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了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令人沮丧的失败,然后又可以去重新开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⑴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⑵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5分)

命运给予河蚌的是一粒沙子,河蚌回报世界的却是一颗晶莹的珍珠;

                                                     

                                                      

 

查看答案

请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20个字)(4分)

标题:                          

从有关部门获悉,由搜狐网、《行游天下》杂志社、中国旅游胡同社区等媒体联合推出的“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评选活动结果近日揭晓。日照在“中国最美十大海滨城市”主题评选中排名第五,青岛市位列第二名。

“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主题评选包括十大海滨城市、十大古城、十大森林公园等评选。入围“中国最美的旅游胜地”评选的旅游胜地的基础设施须具备完整性、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据主办方介绍,此项评选于去年12月启动,评选分推荐、初选、审定等阶段,旅游专家初步评选出目标景区,再由网民通过网络投票方式进行评选。由旅游专家、媒体记者和旅游玩家组成的评审团根据得票进行综合评定,最终确定入选名单。

日照依山傍海,历史悠久,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水清浪稳,滩平沙细,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休养胜地以及开辟海上运动场、海水浴场的天然良址。日照以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赢得网友和专家的青睐,最终获得“中国最美十大海滨城市”第五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鼓掌的人

[日]藤森成吉

我突然发现这家伙很不正常,唯独他一个人不鼓掌,真不可思议。

演讲者慷慨激昂,台下掌声阵阵。大伙儿把手都快拍烂了,还是一个劲儿地向着讲坛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不,简直是在一齐鸣枪射击。有人嫌鼓掌还不过瘾,竟情不自禁喊叫起来:“一点不错!”“对!我们都挨了打!”“警察是我们的敌人!”

警察犹如街道两旁的树木,布满会场四周。每当群众鼓掌、喊叫时,他们眼睛里就闪烁白光。佩剑仿佛是套在家犬脖子上的锁链,发出“咔嚓、咔嚓”的恫吓声,不用说,这种举动纯属徒劳。演讲者的谴责句句在理,具有法庭和陪审员的权威。何况,警察现在又是被告。

警察要是胆敢在这种场合动手打人,大概到会者谁也不会袖手旁观吧!这一点群众清楚,被告们心里也明白,正因为如此,他们至多只能白白眼,拨弄拨弄佩剑而已。

“谴责警察五一暴行大会”笼罩着法庭式的庄严、激昂的气氛。演讲的工人大声怒斥,听众的心里也在大声疾呼。台上台下,同仇敌忾。然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唯独这家伙阴沉沉.一声不吭,显得无动于衷。

他一动不动端坐在我的邻座,仿佛波涛中的一块岩石。面孔浅黑,身体似乎有点虚弱,鼻子向旁歪斜,目光锐利,身穿土黄色工作服,看上去像个中年工人,他嘴唇紧抿,正出神地望着台上的演讲者。

“混蛋!”我暗暗骂道。居然巧妙地混了进来,你在拼命地看什么呢?是把反抗者的面孔——记入脑海中的手册,还是像蜻蜓那样转动眼睛环视四周呢?……于是我对他严加监视起来,但这家伙依旧纹丝不动。过了好大一会儿,他都没拍过一下手,也没喊过一声。也许他压根儿没这种念头。

我不免纳闷起来,恐怕是个新特务吧!不,说不定是个狡猾的老狐狸也未可知。我把注意力全集中在这家伙身上了,至于台上的演讲,早丢到一边。我决定和他打个招呼。就在我正要把脸凑过去喊声“喂”时,突然发现他的双瞳像电光一样的闪亮。啊呀!这条狗真怪,在哭哩,是不是有所触动了呢?……就在这当儿,雷鸣般的掌声又一次震撼了整个会场。他失神地举起迄今一直垂着的那双手,可是刚举到胸前又垂落在膝盖上。

于是,我看到了一样东西。可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其意义远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要大得多,我的热血一下子沸腾起来,四周一片昏暗。我极力睁眼凝视,确实没错,搁在膝盖上微微颤动着的东西是一双没有手掌的手,不!是研磨棒!

我的眼前闪电般地掠过一个幻觉:传送带宛如几十条耀眼的白练,奔腾不息。马达隆隆鸣响,机器令人目眩地飞速旋转。突然,五根手指和手掌碰到磨得光亮的钩形加工品,顿时在一片浅红色的烟雾中飞舞……

我全明白了,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你!”

我失声抽泣,眼前一片模糊,还是伸出双手,紧握住那山芋般的,无声地颤动着的物体。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第2段是场面描写,其表现的内容是与会者的激愤,其作用是反衬“不鼓掌的人”的冷漠。

B.第3段中的“不用说,这种举动纯属徒劳”的原因是指:①演讲者的谴责句句在理,具有法庭和陪审员的权威;②警察现在又是被告。

C.第9段中“是研磨棒”运用修辞方法是比喻,其作用是形象体现双手残疾的情况,衬托这位残疾工人的斗争精神。

D.本文以残疾人被误会的故事作为主要题材,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有线索的作用,主人公是残疾人。

E.本文用了悬念法,因那人没手掌而误以为是特务,到最后“才明白”他根本没有手掌,是一位倾其全力鼓掌的人。

F.从全文看,本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显得曲折起伏,深深地吸引了读者。

2.本文中“我”对待那不鼓掌的人的态度分为哪几个阶段?作用是什么?(6分)

3.本文对无手掌的鼓掌人在文中预先作了暗示,埋有伏笔,请找出有关和后边相互照应的语句。(6分)

4.本文在构思上最大的特点是误会、联想、想像与对照,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谈一谈你的理解。(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