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荷花淀
(甲)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乙)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着,因为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
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撅着嘴说:“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1.根据甲段人物的对话概括人物性格特征(除水生嫂以外)。
2.“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这句话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3.乙段中写她们受到什么刺激?为什么兴奋?
4.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段语言描写刻画了四个青年妇女的不同性格,为下面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埋下了伏笔。 |
|
B.从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青年妇女性格中豪迈、乐观的一面,是后来配合子弟兵作战的基础。 |
|
C.从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青年妇女成立队伍的动机是不愿被丈夫看作落后。 |
|
D.两段文字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糅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鸡叫的时候,水生便回来。女人才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 |
|
B.水生说:“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虽然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 |
|
C.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
|
D.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上,来回警戒。 |
“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这个句子是从下面一段话中抽出来的,还原到何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②一家人送他出了门。③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④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
A.句①前 |
B.句②前 |
C.句③前 |
D.句④前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荷花淀》是孙犁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一曲抗日战争的颂歌。 |
|
B.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是孙犁作品的风格。 |
|
C.课文通过水生、水生嫂等主要人物的塑造,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
|
D.《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对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 |
下列各句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 出头来。
(2)最后,努力地一摇,小船 进了荷花淀。
(3)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 出一个人来。
(4)又沉到水底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 出来。
|
A.露窜冒钻 |
|
B.露驶钻冒 |
|
C.钻冲冒露 |
|
D.钻窜冒钻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梭鱼春风和煦有志者事竞成 |
|
B.掂记铜墙铁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
C.淀粉聚精会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
D.凫水藕断丝联慌手慌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