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二)下面是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路的一棵树下见面后的对白,读后回答问题。 弗拉季米...

(二)下面是两个流浪汉在乡间小路的一棵树下见面后的对白,读后回答问题。

弗拉季米尔 (伤了自尊心,冷冷地)允不允许我问一下,大人阁下昨天晚上是在哪儿过夜的?

爱斯特拉冈 在一条沟里。

弗拉季米尔 (羡慕地)一条沟里!哪儿?

爱斯特拉冈 (未作手势)那边。

弗拉季米尔  他们没揍你?

爱斯特拉冈  揍我?他们当然揍了我。

1.这段对话反映了他们怎样的境遇?表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时时,语无伦次地谈到《圣经》中两个贼的故事,这段对白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地“等待”不能够实现的希望,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1.爱斯特拉冈无家可归,晚上只能在一条沟里过夜,而且还挨了打。对此,弗拉季米尔还表示羡慕,可见他的状况尚不如对方。从这番话可看出他们的生活极其贫困。其实他们的境遇正是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下层贫困的人们陷入生活绝境的写照。 2.两人的对白虽然凌乱,颠三倒四,但仍可看出其基本意思是救世主不肯救人性命,同时对相信《圣经》者表示嘲弄。这反映了当代西方遭受“二战”身心摧残的人们对一贯尊崇的社会道德标准的怀疑,宗教的灵光已经褪尽。 3.反映了沦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终究无法实现的绝望心理。再扩大一点说,其实也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精神上失落、苦闷和迷惘的真实反映。 【解析】 1.试题分析:通过以上可看出,他们的生活处境并不好。睡在沟里。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面的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可适当增加词语),做到保留全部信息。

英迪拉——波因特岛是印度东南部印度洋里印属尼科巴尔群岛中最南部的一个小岛。这个岛的名称是由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为纪念他的母亲——大名鼎鼎的英迪拉?甘地夫人而命名的。地震和海啸发生以后这个岛已经完全被海水淹没。

 

查看答案

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 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为例,加以赏析。

(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                     

(3)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2)              ,人至察则无徒。(汉·东方朔《答客难》)

(3)业精于勤荒于嬉,                 。(唐·韩愈《进学解》)

(4)                  , 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5 )                  ,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查看答案

(三)其实,一切都可以改变

①置身于大城市的车站,我作为一名异乡的陌生来客在徘徊左右。一个人走幽静的地铁通道,一个人倾听那流浪吉他手的罕为人知的经历及蕴存苦涩辛酸而耐人寻味的歌声,一个人在火车候车室静静的等候三个小时之后才出发的火车。无聊之极,便看看窗外,看那些举着牌子专注而焦急等候亲人朋友的人们,那一张张被汗水浸渍的却又精神十足的脸,看他们拥抱亲人的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泪水和笑声让不存在生命的车站似乎也有了欣慰的表情。我厌倦每天一成不变的工作,没有乐趣不存在动感。却惟独喜欢车站里透露的那种热闹的体味,它像是一名出色的放映师,映演着生活的一切,苦的、涩的、闲的、乐的,像人生浓缩的舞台,虽然有点杂、有点乱、有点浮躁。但真正的人生,我们必将见证这一切的一切。

②我在候车室认识一位异乡的朋友,同样是第一次踏出家乡热土的两颗心在陌生的异乡土地上相碰在一起,便多了几分默契和亲切感。简单的几句问候,他便谈到此次出门的原因。他是在百忙之中放下自己经营公司的事项而看望一位挚友来的。他谈到这位朋友,话语中便多了几分感叹和无奈。他原本很恨他,只因他刚进去一家公司做事,便在一次小小失误中,被这位担任领导的朋友扣除了20%的绩效金,还成了通告中的人物,他为之不满,为之愤愤不平,工作中,不管他的朋友怎样努力的想解除一切的误会,他都固执的连问声好都觉得是奢侈的事情。但渐渐的,他开始发觉,朋友会在同事生日会上小心翼翼的留一块生日蛋糕给加班加点的他,在端午节的日子,为他煞费苦心的留存两个粽子,在炎炎夏日恰到好处的在他零乱的办公桌上放几颗鲜嫩的荔枝,为他熬夜悄悄地修改不甚完美的文案。在一个节假日的午后,他跟他这位诚恳的上司说了三个月来第一句话,谢谢!他看见他那惊喜的表情,孩子气十足的大叫一声“万岁”!他笑了,从此,公司里就多了一对同欢乐共奋斗的难兄难弟,他们的友谊在工作上的合作,生活中的照顾中渐渐巩固和加温。

③ “我们是在上一年的年度体检中知道他得绝症的,是晚期肺癌。”他说到这里,声音低迷而悲伤,我看到那零乱刘海下略微潮红的眼睛,在这异乡的环境中,那双眼睛像锋利的刺一般,让我格外的感到心痛和酸楚。“医生说他最多只能再坚持一个月的时间,——我想陪陪他,就谈谈以前,谈我怎么恨他,又怎么原谅他,谈以前好多好多的事,好多好多的人——”“你应该有很多公司的事情有处理吧?”我问。“我可以用我一生的时间陪伴我的公司,但我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和我的朋友一起度过。可以和我的朋友一起过,一个月的时间!”他重复了最后一句话,孩子气的努力在疼痛中使自己微笑着。

④在火车上,望着窗外渐渐逝去的风景,我为故事中的两位朋友,为他们的友谊,流下了泪水。人真的很奇怪,讨厌一个人,可以因为他在你压抑苦闷的时候倒上一杯清茶,在他有意无意的关怀里豁然的觉得之前的一切不过是一场误会,但有时候,我们却又会很固执的小气巴巴的恨一个人甚至不惜搭上自己一辈子的时间。人类的爱恨情仇真的很奇怪,像京戏里变化万千的脸谱,让人猜不透其中深藏的奥秘。

⑤其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改变,改变现状,改变方向,改变面貌。或许,好与坏没有明显的界限,重要的是,我们在改变中成长,在改变中酝酿着成熟。

⑥死结,在细心与努力中,终究会有解开的一天!

(《青年文摘》2005年1月作者周涵)

1.第①中写到了“置身于大城市的车站,我作为一名异乡的陌生来客在徘徊左右”。结合本节,你如何理解“徘徊左右”的内涵。

2.第②中说“他谈到这位朋友,话语中便多了几分感叹和无奈”。试分述“感叹和无奈”的具体内容。

3.第④中为什么说“我为故事中的两位朋友,为他们的友谊,流下了泪水。”结合全文作答。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我是一个思想的流浪者,对生活深感无聊而生活颓废,没有工作只能到大都市来徘徊左右。

B.和“我”同行朋友的故事感染了“我”,“我”体会到生活只能自己去品味,在细心和努力之中我们会慢慢找到她蕴涵的秘密。

C.“两颗心在陌生的异乡土地上相碰在一起,便多了几分默契和亲切感”说明我们同病相怜。

D.苦的、涩的、闲的、乐的,是浓缩的人生,这就是真正的人生,我们不必为此而心浮气躁,而要积极努力。“死结,在细心与努力中,终究会有解开的一天”包含了“我”的感悟。

 

查看答案

(二)

[合众社新得里1948年1月30日电]①甘地今天被一名印度教极端分子行刺身死,噩耗使印度举国上下悲恸欲绝,惊恐不安。甘地刚被刺,孟买就爆发了骚乱。

②这位被人民尊奉为“印度的伟大灵魂”的领袖,与当日下午5时45分(即美国东部时间早上7时15分),在他16岁孙女玛妮怀中死去,享年78岁。

③就在半小时以前,一个名叫拉姆?纳脱拉姆的狂热的印度教徒用左轮手枪向甘地连开三枪,子弹射进了他那由于多年苦行和经常绝食而边的衰弱不堪的身躯。

④甘地是在波拉宫的华丽花园中遇刺的。当时在场的有他的一千名追随者。他正带着这些人来到一座塔前,这里是他经常做晚祷的地方。

⑤甘地穿着平日爱穿的口袋一般肥大的土布印度袍。他在离那座小塔几步远的地方遭到枪击。

⑥甘地当即摔倒在地。他用印度教徒常用的双手加额表示宽恕凶手。三颗子弹在近距离射穿了他的身体,一颗命中右腿,一颗击穿腹部,第三颗则射透了胸膛。

1.把上面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2.本文是人物通讯,开头有何特色,试分析。

3. 分析第⑥段这样细致的记叙的含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