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北京声音 吴越 客居京城两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静。...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北京声音

吴越

客居京城两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静。

北京的静,当然不是荒凉的静。这个城市,人口数以千万,商圈喧哗,楼群生长,昼夜有航班起落。然而,所有的声息都如同碎片,顺着风,搅起一些,还没听真切,它们就低下来,着地了;所有含混的响动,像河底的泥草,像茶杯里的渣脚,微小地交织在主体的边缘,反而映衬出静的亘古远大。

北京的静,和城市地理相关。三面雄关,指缝间漏下一个平原,不接水路,气质上与山居相近。北方苦寒,气候干燥,日短夜长,并不适宜欢饮达旦。历史也为北京人留下了惯看秋月春风的稳健。年轻时爱瞎侃吹牛的,倘不是为了谋生,过一定年龄还这样,就教大家都瞧不上。皇城根下的平头百姓,基因里埋着“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地线。

北京的静,使之真正成为北京。

在首都博物馆的非物质遗产展览会上,我得知有“北京声音”这一项,十分好奇。

首博一位女士托人传给我原始素材,包含二十多个各有名字的声音文件:唱京剧,二胡,蝈蝈,花鸟虫鱼市场,空竹,驴,磨剪子磨刀,清扫寺院,寺院钟声……

戒台寺清晨台阶上扫地的唰唰声。扫帚带过落叶,落叶是湿的吧,雾应该还没散,初日照高林。

胡同里磨剪子手艺人的吆喝。磨一阵子剪子,嚓嚓嚓,吆喝一长一短两声,手艺人说:“你先别录,你要听哪种?”又换了一种吆法,更有古意,尾音像能勾魂。又磨剪子,嚓嚓嚓。

驴拉货进城,在墙角不老实,叫唤起来。有大人带着孩子经过,孩子第一次看见驴,咯咯笑了,清脆得像两根花针掉在瓷釉上。

这些声音,每一个的寻找与录制都很不寻常。

例如鸽哨,如今踪迹难觅,如果不是有一户祖传鸽哨手艺的人家,辗转听说首都博物馆在进行声音搜集计划,“找上门来”,这种极具京城代表性的声音也将付之阙如。

看似举手可得的,也不容易。如清晨禅寺扫阶声,得去好几个大清早,反复调试;天坛的风声,因其南侧有火车道,周围有七千多只鸟,早晨六点多就有游客,难以“提纯”……

声音,是形象思维之门。推开这道门,人们跨越时空,与这段声音的“生命”同在。在她的理想中,北京应该有一个“音库”,收藏古建筑的声音,民俗活动的声音,自然四季的声音。

然而,她告诉我,这项收藏并没有按计划继续下去,她为北京建一个“音库”的想法似乎也遥不可及。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有一些声音,前两年还有,现在也已经找不着了”。

是的,这些声音很普通,甚至卑微。微小到没有谁觉得要把它们留下来,珍藏之。它们默默地来,默默地走,正如产生它们的市井生活,正如与它们相伴的、多半不会在历史留名的普通人们。有什么必要,为普通到几乎无人察觉的存在与消失的历史立志呢?

可是,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

也或许,这些曾经的声音,都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

1.作者说:“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这句话的含义如何理解?(2分)

2.文中所写的“北京声音”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

3.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北京的“静”?(6分)

4.试根据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态度。(6分)

 

1.“北京声音”是北京文化存在的历史证据(1分);随着“北京声音”的不断消失,北京文化历史中的相应部分也就没有了依靠和证明(1分)。 2.普通(“甚至卑微”亦可,2分);丰富多样(“反映北京的市井生活”亦可,2分);正在消失(“将付之阙如”亦可,1分)。 3.①以写“静”来衬托北京气势的恢宏和积淀的深厚;②为下文写“北京声音”作铺垫;③与结尾写声音的消失而复归于静相互呼应;④题为“声音”而起笔写“静”,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好奇心(提高阅读期待),使行文具有起伏感。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4.作者喜爱北京文化;对收集“北京声音”的做法充满敬意(“赞同”亦可);对北京声音得不到珍藏表示遗憾(“提出批评”亦可);对北京声音的消失既有不舍和无奈,也有理解和释然。(6分,每点2分,答满3点得满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文核心的句子有“在首都博物馆的非物质遗产展览会上,我得知有“北京声音”这一项”“ 这些曾经的声音,都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通过这两句,我们分析得出,“北京声音”是一种文化,是一份历史。所以,记忆就是文化的记忆,历史的记忆。把这个带有指代词和比喻义的句子重新整合即可。理解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该句子中有没有具有象征含义的意象出现;二、句子中有没有指代很强的代词出现;三、句子中有没有比喻句,其中隐喻要格外注意;四、有没有言外之意;五、是否是一个表意矛盾但又不矛盾的句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体会文学类文本中主要句子和词语含义的能力,能力等级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                ,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元代戏曲家      的杂剧代表作。

6.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1.词的上阕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词的下阕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查看答案

以下这则新闻缺少导语,请将省略的导语补写出来。

新华网堪培拉2月28日电(记者曹扬)                       

                                        

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援引该中心发言人海恩斯沃斯的话说,27日凌晨智利发生的里氏8.8级强烈地震引发了海啸,澳大利亚东南部海岸一些地区已经监测到海啸,预计海啸将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影响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所有在海滩逗留者和出海船只上的人员接到警报后应立即撤离和返回。

28日晨,该中心发布的预警范围包括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诺福克岛和豪勋爵岛,随后,则将海啸预警范围扩大至塔斯马尼亚州和维多利亚州。

 

查看答案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这一段,提到武松在打虎前到一家酒店休息,酒店的一面招旗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冈”。从现代观点来看,这是一句绝妙的广告词。它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答出三点。

(1)                                      

(2)                                      

(3)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赔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总赖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即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林冲听得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牌头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到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林冲道:“谢得照顾。”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1.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3.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赔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