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女也不爽,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二三其德。(《诗经·氓》)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3.________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1.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3.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 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每空1分,错一字本句不得分。古诗文名句默写是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人对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记诵的情况,不仅反映一个人的阅读水平,而且还反映一个人的学识修养。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为李白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秋天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作。

1.本诗着重描写了清溪怎样的特点?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

2.诗的五六句“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除了对偶外还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说明其妙处。(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太行毛大福,疡医①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数事②。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会毛货金饰,为宁所认,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搒③掠死矣!”狼见毛被絷④,怒奔隶。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

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官命收履,狼乃去。官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其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盖薪杀宁,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搜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⑤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节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疡医:指治疮伤的外科医生。②数事:数件。③搒:笞击考问。④絷:捆绑。⑤稳婆:接生婆。

1.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不信,之械:用枷锁拘禁

B.会毛金饰货:卖

C.一狼衔敝履道上委:舍弃

D.未搜括,被狼衔去也遑:急迫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敷药如法,行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

B.官不信,械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C.衔其履去骊山北构西折

D.君不我昭雪何其然也

3.下列各句分编为四组,每句都能体现狼讲“义气”的一组是(3分)

①咆哮相侵,惧甚

②日既晚,狼遥送之。

③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④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搒掠死矣

⑤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科医生毛大福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只衔着包裹来求助的狼,因见狼没有恶意而出手相助,后在狼的护送下平安到家。

B.毛大福出售金饰被宁家认出后,有口难辩,只好在差役的押解下进山向狼求证,狼一听毛大福的求告,就愤怒地奔向差役。

C.县官出行,一只狼衔来破鞋示意县官收起来,县官暗地里派人查找鞋的主人,最终抓到杀死宁泰的凶手丛薪。

D.过去,有个接生婆曾遇到一只母狼难产,在她的帮助下狼顺利分娩后,狼衔着鹿肉到接生婆家来报恩。

5.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

①先是,邑有银商宁泰,被盗杀于途,莫可追诘。

②狼竞前啮絷索,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

 

查看答案

下面有关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氓》通过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B.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描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同时运用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等手法,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月下荷塘美景图。

C.《与妻书》是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表现出了为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殷殷深情。文章叙议抒情结合,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

D.《我的家在哪里?》通过对梦中的“家”的描写和与现实的对照,表达出作者对清淡、素雅、平和、亲切温馨的“家”的渴望,及对现实中权利之争的厌憎。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8分,每空1分)

1.               ,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戴望舒《雨巷》)

3.但我不能放歌,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4.高渐离击筑,                              ,士皆垂泪涕泣。(《荆轲刺秦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概述。(4分)

答:                                                                         

                                                                              

2.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