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校运会刚结束,高二摄影小组的同学打算在宣传窗开设主题为“精彩瞬间”的栏目,展出校...

校运会刚结束,高二摄影小组的同学打算在宣传窗开设主题为“精彩瞬间”的栏目,展出校运会中抓拍的部分竞技照片。请你帮他们写一段栏目介绍词,突出栏目照片的特点。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不少于60字。(3分)

 

示例:在这里,你可以领略跳高选手奋力跃起,腾空而上的精彩;你可以感受铅球选手凝神托球,追逐梦想的镇定;你可以分享短跑选手身如利箭,冲向终点的兴奋——瞬间的精彩,永恒的记忆! 【解析】首先,题目中有运动会一提示,说明图片的主要内容是竞技的精彩瞬间。一般的,学校运动会上都会设有跑、跳、投等几项。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先设定一个照片上可能出现的镜头。然后在根据第二要求,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方法,并且字数不少于60。这样再一次拟写,就可以了。介绍图片,宜用排比,句式选择短句较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答题(任选一题完成)(5分)

1.请简述庞统巧授连环计的故事情节。

2.请简述博望坡军师初用兵的相关情节。

 

查看答案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5分)

1.官渡之战后,曹操采用程昱的            之计,退军于河上,伏兵十队引诱袁绍来追。

2.火烧赤壁后,曹操败退到          ,以为没有伏兵,大笑道周瑜、诸葛亮到底是无能之辈,没想到被关云在此截住去路。

3.蔡夫人、蔡瑁设计“鸿门宴”欲害刘备,刘备在逃脱时跃马过檀溪,他骑的马叫做           

4.为了实现火攻的战略构想,周瑜在南屏山建了        ,请诸葛亮作法借东风。

5.“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说这话的是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8分)

1.悟已往之不谏,                          ,觉今是而昨非。

2.闾阎扑地,              ,青雀黄龙之舳。

3.但以刘日薄西山,            ,朝不虑夕。

4.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问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罢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

 “破纸窗间自语”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  (3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5分)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义师。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太宗曰:“本兴大义,以就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八月已卯,雨霁,高祖引师趣霍邑。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

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太宗请进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群盗以图京师。高祖称善。寻平京城,高祖辅政,受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及将旋,谓左右曰:“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

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师以击仁果,仁果请降。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果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

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诎己从谏,仁心爱人。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

(北宋曾巩《唐论》)

1.对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祖引师霍邑趣:开往

B.贼众大败,各舍而走仗:兵器

C.悬门,老生引绳欲上发:拿出

D.及将,谓左右曰旋:凯旋

2.下列各项都表明李世民“政治远见”的一组是(    )

①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         ②折节下士,推财养客

③关中豪杰争走赴义                   ④此为贼耳,何以自全

⑤冲断其军,引兵奋击                 ⑥为元师以击仁果,仁果请降

⑦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   ⑧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A.①⑤⑦

B.①②④

C.②⑥⑧

D.③⑦⑧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李世民善于收买人心,十八岁时就领导了李氏集团推翻隋朝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显示了卓越的才能。

B.在战争中,李世民善于分析敌情,恰当部署,抓住了敌人的要害,速战速决,出奇制胜,凭借突出的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钦佩。

C.选文赞美了李世民青年时期的英雄事迹;曾巩的评论强调了唐太宗是唐朝所有的皇帝中最突出的,其治国状况也是最隆盛清明的。

D.曾巩在评论对李世民推崇备至,认为古代的帝王是圣明的,而唐太宗的功绩与他们相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4.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3分)

(2)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