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8分) 题大庾岭北驿 唐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8分)

题大庾岭北驿

唐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大庾岭在今江西大庾,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分界线,有北雁南飞至此回的传说。

1.这首诗歌最后一句中的“应”字极为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该字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诗在抒发感情方面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对有特色的一种手法做简要赏析。(4分)

 

1.“应”表现的是一种不确定、不肯定的主观猜测之感,(2分)表现了诗人怀念故土思念家乡而又归期未卜,想以望梅自慰的情怀。(2分) 2.①借景抒情。诗人借“南飞雁”、“陇头梅”,将对故乡的思念的感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中,含蓄委婉而又深切感人。②对比。北雁南飞至此回与“我行殊未已”相对比,把诗人思乡的忧伤、哀怨、痛苦表现得更加深切。 ③反衬。以“江静”、潮落反衬诗人哀怨痛苦、无一刻宁静的内心世界,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使诗人悲苦的心情更加深切。④虚实结合。诗歌前三联写的途中所见所感,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虚拟了一段情景来描绘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这样,虚实结合,凄切缠绵。  【解析】 1.应见就是应该能见到,但也不一定。应是一种猜测。所以从这种猜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的不确定性。联系到思想感情,则确可定其望乡即想家,但其归期从应上来看,还无法确定。无法确定归期的诗人是忧愁无奈的,只好用梅来寄托情怀。 2.这首诗在抒发感情方面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如对比手法,如反衬,如虚实结合等,就一点阐述赏析即可,手法1分,结合诗句1分,情感2分;从其它角度结合本诗恰当分析也可酌情给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太子之迟:认为……晚了

B.终已不顾:顾惜

C.诸侯之列比:并,列

D.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赠送

2.下列句中划线的字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

A、慕大王威            顷未发               

B、又前为歌曰          夜缒出              

C、燕王拜送庭          佚之狐言郑伯曰     

D、荆轲有待            失其与,不知

A、夫晋,何厌之有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敢以烦执事                    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5分)

                                                                               

(2) (荆轲)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高三月考·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相同。(6分)

【示例】沙:世上好像只有沙最不值钱,然而,宝贵的金子就在它的里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筛选重要信息,给“短信文学”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洁,内容充实,不超过60字。(5分)

①短信文学是一种文学新门类。②短信文学的传播媒介是手机。③短信文学的特点是以短信为存在方式。④短信文学具有文学性、娱乐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⑤短信文学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性。⑥物质的极大丰富为短信文学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⑦商家的炒作和媒体的宣传也对短信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⑧短信文学是大众化催生的宠儿。

短信文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_____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