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春日临池 (北朝) 温子昇 光风动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春日临池

(北朝) 温子昇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嵯峨映连璧,飘颻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1.“嵯峨”、“ 飘颻”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请加以说明。(4分)

2.诗歌后四句拿古人自比,以抒胸臆。请简要分析。(3分)

 

1.这两句诗描绘了春日傍晚时分池中绚丽壮观的景色。“嵯峨”句写出漫天云霞映 照在碧玉似的池水中,犹如山峰的倒影峥嵘多姿;下一句写云霞逐渐四散,池中的倒影也不 断变化,在粼粼波光中,万千光点闪烁不定,犹如片片碎金令人迷醉。 2.句中“徒自临濠渚”、“谁辩游鱼心”用庄子和惠施在濠梁之上争辩“鱼之乐”的典故;自比庄子,而无惠施,只一个人站在濠渚,没人去体会游鱼之心;而 “空复抚鸣琴”、“莫知流水曲” 用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典故;自比伯牙而无钟子期,只好一个人独自弹琴;表达了诗人好友不遇,知音难觅的怅惘和失落。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对具体意象的分析来概括本诗所 描绘的景象。关键词为用法1分(应答出比喻才得分);总写壮观景色1分;对两句诗的描 写各1分。注意使用描述性的语言。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与思想感情。与古人对比,有对比手法,表现自己的心情。古人的事例也是一种用典,用典的目的也是表现自我的情感。这两个典故都意在表达表达了诗人好友不遇,知音难觅的怅惘和失落。关键:分析两个典故内容或自比对象,2分,指出胸臆1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修之自州主簿迁司徒从事中郎,文帝谓曰:“卿曾祖昔为王导丞相中郎,卿今又为王弘中郎,可谓不忝尔祖矣。”后随彦之北伐。彦之自河南回,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数月粮尽,将士熏鼠而食之,遂陷于虏。

拓跋焘嘉其守节,以为侍中,妻以宗室女。修之潜谋南归,妻疑之,每流涕问其意,修之深嘉其义,竟不告也。后鲜卑冯弘称燕王,拓跋焘伐之,修之与邢怀明并从。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发,事泄被诛。修之、怀明惧奔冯弘,弘不礼。留一年,会宋使传诏至,修之名位素显,传诏见即拜之。彼国敬传诏,谓为“天子边人”,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加礼。时魏屡伐弘,或说弘遣修之归求救,遂遣之。

元嘉九年,至京邑,以为黄门侍郎,累迁江夏内史。雍州刺史刘道产卒,群蛮大动,修之为征西司马讨蛮,失利。孝武初,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修之在政宽简,士众悦附。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帝嘉之,以为荆州刺史。义宣闻修之不与己同,乃以鲁秀为雍州刺史,击襄阳。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修之治身清约,凡所赠贶,一无所受。有饷,或受之,而旋与佐吏分之,终不入己,唯以抚纳群蛮为务。征为左民尚书,转领军将军。去镇,秋毫无犯,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然性俭克少恩情,姊在乡里,饥寒不立,修之未尝供赡。尝往视姊,姊欲激之,为设菜羹粗饭,修之曰:“此乃贫家好食。”致饱而去。

修之后坠车折脚,辞尚书,领崇宪太仆,仍加特进、金紫光禄大夫。以脚疾不堪独行,特给扶侍。卒,赠侍中,特进如故。谥贞侯。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 朱修之传》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可谓不尔祖矣                        忝:辱没

B.又有徐卓者,复欲率南人窃            发:谋叛

C. 以为侍中,以宗室女                  妻:嫁

D. 见其致敬于修之,乃始礼              加:更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将士熏鼠食之                        致饱

B. 遂陷虏                              见其致敬修之  

C. 以鲁秀为雍州刺史                    此贫家好食

D. 朱修之……义兴平氏人                竟不告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朱修之能守节的一组是(     )(3分)

①留修之戍滑台,为虏所围   ②修之潜谋南归       ③复欲率南人窃发

④而遣使陈诚于帝           ⑤修之率众南定遗寇   ⑥然性俭克少恩情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修之和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样,都担任不小的官职。后来跟随到彦之北伐,在留守滑台的时候,被敌人围困,虽坚持数月,但最终被俘。

B.修之治身清廉简约,凡是赠送的礼物,他一点都不接受,而发下的军粮,他有时会接受下来,但很快就同下吏属员分享,或用以安抚群蛮。

C.朱修之克勤克俭,廉洁奉公,从不对亲属额外照顾。他看望姐姐时,姐姐准备了很差的饭菜来激他,但他不为所动,甘之如饴。

D.虽然拓跋焘很赏识他,但朱修之毕竟是南人而时时想着回去。后来在随拓跋焘讨伐冯弘时,终于找机会逃走,最终在传诏的帮助下回到了宋国。

5.断句与翻译。(10分)

⑴ 用“/” 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修之命断马鞍山道秀不得前乃退及义宣败于梁山单舟南走修之率众南定遗寇时竺超民执义宣修之至乃杀之以功封南昌县侯

⑵ 翻译下列句子(7分)

① 及荆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反,檄修之举兵。修之伪与之同,而遣使陈诚于帝。(4分)

② 计在州然油及牛马谷草,以私钱十六万偿之。(3分)

 

查看答案

下面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   本人比较认同这样的国学定义:国学分为狭义上的国学和广义上的国学,狭义上的国学就是指经史子集,而广义上的国学则包括民国以前中国所有的学术与文化之总和。

② 对国学下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定义,可能会像对文化下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定义一样,看来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③ 但是,如果对研究讨论的对象没有一个共同的认知标准,对对象的讨论和认识往往就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研究和讨论往往就深入不下去。

④ 尤其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更是如此,就是当年的国学大师们,如章太炎,梁启超等人,对国学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分歧。

⑤ 因为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很难在同一个问题上取得共识。

A.①⑤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①②⑤④③     D.②⑤④③①

 

查看答案

填空。

词,文体名,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又称曲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能合乐歌唱。盛行于_________代。最初的词,有的按词制调,有的依调填词;后来主要是依调填词。曲牌的名称叫词牌,如“浪淘沙”“水调歌头”“沁园春”等。每个曲牌名都限定了这首词的句数、字数、平仄、对偶及用韵等。词一般分为上下两段,称上下阕或上下片,也有一阕或三阕的。从字数上看,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59字以下)、_______________(59—91字以内)和_______________(91字以上)。曲调(即词牌)和词的内容往往没有什么联系,词牌指填词时所依的乐调。所以,写词(也叫填词)时往往在标出词牌后再加上一个标题。例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_______________,“长沙”标明所吟咏的内容。

 

查看答案

对“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粪土”的用法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动用法

B.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C.意动用法

D.名词作该句的主语

 

查看答案

下面对“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意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寒冷的秋天,我看着湘江静静地向北边的橘子洲头流去。

B.我孤独地立于寒冷的秋天,看着湘江向北流去,经过橘子洲头。

C.在这深秋季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

D.我独自伫立于深秋,看着湘江绕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