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5分)

康桥     鲁镇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                                                                   

                                                                      

 

参考答案(示例)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解析】本题给出了意象和句式,只要结合学过的知识,写出这一些意象的特点即可。注意要用拟人手法和反问句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公益行动也是一盏灯”的公益广告,意在用人们的行动来唤起人们的公德意识。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为电视台再设计两个细节镜头和画外音。(6分)

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示例:

镜头   一个跑步的小伙子,将别人扔在垃圾桶外面的废弃物放入了垃圾桶。

画外音 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10公分的距离。

镜头1                                                                 

画外音                                                                 

镜头2                                                                

画外音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的内容,概括出两点结论。(4分)

我国轿车供求状况: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轿车需求量(万辆)

102

138

266

346

458

轿车生产量(万辆)

103

192

349

471

564

   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水·凤凰·沈从文

沈从文曾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

的确如此。且不说14岁以前的沈从文是在故乡凤凰小城的一条沱江里泡大的,即便14岁以后到20岁离开湘西去北京“碰运气”以前,他也一直流浪于沅水上下游的各个大小水码头。他最留连忘返的是那里的一条条湿漉漉的河街,最看不厌的是那些水上人的作息,最不能忘情的是这些水上人相吵相骂相爱相谑的言行。

对沈从文性格塑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故乡——凤凰的那条清丽秀美的沱江。他在这里的日光下,认识了大千世界稀奇的色、微妙的光,以及万汇百物的动与静。他在这里尤其学会了思索与想象。为了能同这里的自然亲近,他学会了逃学,学会了游泳,甚至学会了撒谎。逃学、撒谎被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发现后,少不了都是一顿体罚,但他却从不因此而懊悔。因为体罚虽限制了他“乱跑”的自由,想象却生出了翅膀,使他凭经验想到了河中鳜鱼被钓起后泼剌的情形,想到了满天放飞的风筝,想到了山里歌呼的黄鹂,想到了树上累累的果实……他认为他的一生,之所以“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都应当溯源于这份因为要亲近自然而养成的逃学习惯,以及在逃学的处罚中炼就的爱思索爱幻想的品性。

15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凤凰,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那一川藏着梦幻般美丽的沱江水。15年后的今天,为寻梦我又来到了凤凰城东门沱江转弯处的沙湾水面旁,沿着被堆翠凝蓝的崖岸染绿的河水,我走进沈从文故居的仓屋,我仿佛看到被雨水浇得如落汤鸡似的小从文,正被罚跪在这房中的一个角落。可他竟能从檐溜的滴沥声中做着横海扬帆的美梦,口中还喃喃自语:“孤独一点、寂寞一点算什么,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你自己。”或许正是拥有了这份倔强、这份自主与从容,这个生长于偏僻小城里的野精灵,20多年后,才奇迹般地震动了大中国的文坛,成了“京派文人的重镇”。

走完了86年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沈从文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凤凰故里。他的骨灰一半抛到了沱江的沙湾,一半撒在了沙湾下游不远处的高崖边。这里没有墓圈,没有坟丘,只有一块从山崖上掉落下来的五彩石,周围生长着杂树绿竹和虎耳草,地面上是一片散落的鹅卵石。就着五彩石两侧不大的光面,一面刻着根据沈从文手迹略略放大的四句偈语:“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另一面刻着沈从文的妻妹张允和女士撰写的一首诔辞:“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首诔辞其实是一首“藏尾诗”,把句尾的四字连起来,就是“从文让人”。是的,沈从文从来都是“让人”的,从来都是默默的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的。但沈从文又是极为坚定、极为自信的,他生前手书的四句偈语,分明明确地警示着世人:谁如果不按照他的思索,去思索他和他笔下所描绘的人,谁就别想真正地理解他和认识他所塑造的“人”!伫立于这块最不像坟墓的坟墓前,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沈从文如下的话语:“人生是一本永远翻看不完的大书,我只是翻看得太快,看到了许多不该看到的内容,我得好好地休息一会了。”于是这位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的自然之子,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永远与高崖为伴,聆听着沱江那美妙动人的水声。

水造就了沈从文,水赋予沈从文水的性格。水似乎最柔弱,其实最刚强。它既能随方就圆又能决堤溃防;既兼容并包又泾渭分明。它在温柔平静中隐伏着澎湃的热情。它能粘合住最卑微的人生,又能幻化出多彩的云霞。水就是沈从文。

[注]诔辞,列述死者德行功过的文字。

1. 文章开篇引用沈从文的话“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极大关系”,请说明其作用?(4分)

答:                                                        

2.请概括回答:清丽秀美的沱江成就了少年沈从文怎样的品性?(6分)

  答:                                                        

3.从全文看,你怎样理解沈从文是“自然之子”? (6分)

  答:                                                        

4.文中偈语和诔辞印证了沈从文的性格特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答: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不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的诵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忳郁/邑余/侘傺兮

B.芳菲菲/其/弥章

C.虽/九死/其/犹未悔

D.将/往/观乎/四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