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1.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
|
B.善始者实繁 春华秋实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 |
|
C.振之以威怒 振长策而御宇内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
|
D.塞源而欲流长也 |
流水不腐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2.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而况于明哲乎 |
|
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臣闻求木之长者 |
|
D.而况于明哲乎 |
青取之于蓝
3.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
|
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历代帝王,接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刚开始做得好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
|
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 |
|
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
----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4.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
|
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
|
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
|
D.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
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项王曰:“沛公安在?” |
|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
|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不求闻达于诸侯 |
|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无以怒而滥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
|
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山峦为晴雪所洗 |
|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
|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信赖的。 |
|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
|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
为下面文段的横线处选出一组恰当的词语…( )
由于历来的经验,我知道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________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所以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见面_________怕,更不必说敢有托付了。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_________敢于随便谈笑,而且_________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
A.又尚且不仅也 |
B.也犹且不仅还 |
|
C.还犹且不但也 |
D.也尚且不但还 |
选词填空。
(1)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____________(a.悲哀 b.悲愤 c.悲痛)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
(2)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____________(a.轻慢 b.轻易 c.轻率)的写信去叫他。
(3)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____________(a.隔阂 b.冷漠 c.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