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1.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父母之遗体行     (危险)

B 我戈矛,从王于师   (整治)

C 向也使予骨于草莽   (交付)

D 然微以自于君亲     (写文章献给)

2.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B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

C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D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及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

B 作者的报国之志在文中被表达成“终君”之义,认为只要能“重见日月”就死而无憾了,这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真实的思想境界。

C 文中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自己有当年诸葛亮兴复汉室那样为国竭忠尽力的崇高志向。

D 本段正面阐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说明了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意义之所在。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2)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

 

1.D 2.C 3.A 4.(1)我能死里逃生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呢? (2)我虽然正大光明问心无愧,但在君王和父母面前无法文饰自己的过错,国君和父母会怎么讲我呢!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言文常见实词的掌握情况。能力等级B “文”在句中意为“文饰”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读的掌握情况,能力等级B 断句的基本方法: 1.弄通文意断句。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句尾词:也、矣、焉、耳;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4.找出动词 ,明确句意。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 7.利用总分关系断句。8.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9.利用对称句式。 其他各句句读正确划分依次为: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等级C “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在本段没有表达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能力等级B (1)关键点,生:活着,倒装句“何为”:干什么?(2)愧怍“惭愧,微:没有,于君亲,状语后置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变姓名,诡踪迹,行露宿

A.国事至此,予不得

B.北虽敬,实则愤怒

C.至海陵,高沙,常恐无辜死

D.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予志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

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

C.行城子河,出入乱石中

D.请罪于母,母不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诗后题目。

手推车

艾青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938年

1.《手推车》中的“尖音”和“辙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难听的噪音

B.难看的荒漠土地

C.北国人民的悲哀

D.农民劳作的艰辛

2.对诗歌所传达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民族的痛苦和灾难

B.农民耕种时的艰辛

C.中国历史的停滞

D.北方农民生活方式的单调、沉重和悲哀

3.诗歌通过怎样的艺术构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回答。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诗后题目。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作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甚至可以说,变奏曲这种形式是通过贝多芬的艺术实践才日益发展和成熟的。

B.那天,我们几个一到他承包的果园场,他就首先带领我们参观科研成果陈列室,然后参观果实累累的葡萄园和苹果园。

C.在法国队接连攻进两个球之后,巴西队才对法国队重视起来,加快了进攻的节奏,以求扳平比分,甚至反败为胜。

D.他们是我们祖国的同龄人,经历了祖国建设的风风雨雨,尝到了个中的甜酸苦辣,现在,好多人已经是两鬓斑斑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