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一切工作是从本本出发...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一切工作是从本本出发呢,还是从实际出发呢?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楚了么,老王同志?”王玉山惭愧地摇了摇头。

B.四项协议顺利签署后,两岸大体上就能完成“三通”进程(通邮、通航、通商),这将为今后两岸关系更加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墓础。

C.某教授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带有血腥味不宜编入课本。对此,有人讽刺道:按照此逻辑,“宰”呀、“杀”呀等带有血腥味的字也该从字典中除去,以免吓坏学生。

D.钓鱼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台下有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

 

A 【解析】B.(通邮、通航、通商)应移至“进程”前;C.顿号应换为逗号,并列词语带有语气词,中间用逗号;D.句号放在引号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A.褒贬 针砭时弊 鞭辟入里 精兵减政

B.瞭望 眼花缭乱 严惩不贷 要言不烦

C.磐石 钟罄齐鸣 金榜题名 功亏一篑

D.抱怨 以德报怨 心无旁骛 斐声文坛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慰(jiè) 会(yǔ)里外合(yīnɡ)火积薪(cuò)

B.真(dì)贫(xuè)不边际(zháo)妍毕露(chī)

C.寒(xuān)水(xián)机行事(xiànɡ)掌而谈(zhǐ)

D.绣(tà)庇(yìn)编三绝(wěi)深众望(fú)

 

查看答案

歌德说:“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请你思考话中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明确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戒   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遗善闾里传焦仲卿母所遣

B.其惧人拒我也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C.妄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终身行斯言乎自视也,亦若此也

2.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小题。

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次行:秩序。②庳:低、矮。③捆:门槛。

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冬则民山采劝:鼓励

B.各得其所便,民皆其生乐:以……为乐

C.市令曰:“三月。”顷:倾倒

D.令数下,民不知所从:听从什么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政缓禁止

B.庄王以为币轻

C.如此几何顷乎

D.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