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越来越多的...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走在人群中,我习惯看一看周围人的手腕,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人们面对这无法把握的现实和未来所想要表达的什么吗?这是一种怎样的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这是因祈福而产生的下意识行为,还是因不安而必然的求助? ——摘自白岩松《幸福在哪里?》有删改

  2011年,“控”字折射出了我们的生活状态:我们的经济在调控;我们的生活出现了一系列的“XX控”;面对多变的世界,我们更渴望控制自己的生活,大声喊出了“hold住”(坚持住、控制住)……12月,“控”字被列为今年的年度汉字,“hold住”一词也在年度网络语中居于榜首。 ——摘自《搜狐新闻》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以“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略 【解析】 一、审题“控”的含义  “控”是话题首先必须明确话题内涵也就是结合作文题提供的材料弄清楚“控”是什么意思。 很明显在这里“控”是控制的意思。“控制”一词依据《现代汉语词典》词义是1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越出范围操纵。2使处于自己的占有、管理或影响之下。  那么我们可以认为  第一“控”是一种主动的、带有明确意图的行为。  第二“控”是要对所操控的对象施加作用或影响。   二、立意思考空间  我认为基于对“控”这一话题的基本含义的理解本次作文有如下几个思路 思路1 “控”的对象是什么  根据基本的逻辑可以把“控”的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控一种是控他。1自控。自控是指自我管控、自我约束。人类实际生活中有普遍存在的自控动作。或出于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实现目标的内在需求而自控或出于来自他人、社会、国家或自然的外部压力而自我控制。  很明显诸如传统的“修身”孔子讲“克己”都可理解为一种自我控制动作。君子慎独、读书人十年寒窗、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无不属于自控的范围。凡是个人主动控制自己的欲望、行为如安贫乐道的颜回坚持自我的立场捍卫自己的价值观如屈原、布努诺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应该注意到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类的很多自控行为是出于对道德、法律、舆论、权力、神明等的畏惧而发生的。在这个时候自控的发生不是基于自己的良心或主观的动机而是基于环境的压力。   2控他。控他是指控制外部世界包括对他人、社会、国家、自然实施的控制。  人性倾向于扩张自己使他人顺从自己的意志。扩大自己的领地扩大国家的版图扩大生命的长度和自我的存在及影响例如追求不朽。控制欲是普遍存在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空题:(8分,每空1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4.《锦瑟》的颈联:                                                      

5.闲云潭影日悠悠,                      

6.间关莺语花底滑,                      

7.今宵酒醒何处?                        

 

查看答案

下面的词句是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为上下两联,每联的开头已给出,将序号填写在每联后的横线上。(4分)

①辛辛苦苦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③浩浩荡荡④放怀一笑⑤是亦足矣⑥著二百五十余卷书⑦吾其归乎⑧流播四方

上联:生无补于时死无关乎数                                                             

下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语段,完成小题(8分)

甲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乙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丙文

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 (《礼记·檀弓上》)

1.关于丧礼,乙文中宰我、孔子的看法各是什么?(4分)

2.丙文中子路所转述的孔子之意和乙文中孔子的看法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6分)

望蓟门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④。

①燕台,即幽州台,战国时燕昭王所建,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

②三边,汉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即泛指边地。

③投笔吏:汉班超家贫,常为官府抄书以谋生,曾投笔叹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 间。”后终以公封定远侯。

④ 请长缨:汉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被南越相所杀,年仅二十余。

1.“燕台一去客心惊”,结合全诗分析“客心”因何而“惊”?(3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每题3分)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敌攻石尖山,浩阵而前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停止

C.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乞:请求

D.其半度,可击也。时:等候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玠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 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