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7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7分)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注】柳宗元21岁入仕,一生26年的仕宦生涯竟有16年遭贬谪流放。此诗写于他参加王叔文改革失败后被贬于永州时期。

1.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早梅形象?(3分)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情感。(4分)

 

1.一个“发”字,写出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 “高树”、“楚天”,映衬了她的雅洁不凡; “朔风”“繁霜”的恶劣环境表现梅花不同凡花的风骨,不屈的品格。(每点1分) 2. ①有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②有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之情。 ③借梅花的销落而表达的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 【解析】 1.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发” “高树”、“楚天” “朔风”“繁霜”,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2.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由“远客”“ 杳杳山水隔”概括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结合注释以及对早梅品格的赞美得出答案的二三点。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断句和翻译。  (10分)

 用“/”给文中画线的文段断句。(3分)

转 战 而 东 敌 益 生 兵 至 王 孝 忠 战 死 前 后 皆 敌 垒 泽 下 令 曰 今 日进 退 等 死 不 可 不 从 死 中 求 生 士 卒 知 必 死 无 不 一 当 百 斩 首 数千 级金 人 大 败 退 却 数 十 余 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鸟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佑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宦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师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而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曰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率用其言上闻,从之。惠卿辟为属,辞。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时太原失守,官之两河者率托故不行。泽曰:“食禄而避难,不可也,”即日单骑就道,从赢卒十余人。泽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始为固守不移之计。上嘉之,除河北义兵都总管。金人破真定,引兵南取庆源,自李固渡渡河,恐泽兵蹑其后。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泽擐甲登城,令壮士以神臂弓射走之,开门纵击斩首数百级。所获羊马金帛,悉以赏军士。

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 战 而 东 敌 益 生 兵 至 王 孝 忠 战 死 前 后 皆 敌 垒 泽 下 令 曰 今 日 进 退 等 死 不 可 不 从 死 中 求 生 士 卒 知 必 死 无 不 一 当 百 斩 首 数 千 级 金 人 大 败 退 却 数 十 余 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恐泽兵其后  放轻脚步         B.诸将乞淬   推卸(责任)

C.赢卒十余人  使……跟从       D.惠卿为属   通“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A. 少需                       B. 徒苦民功未易集

惠卿闻                         食禄避难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C.令壮士神臂弓射走之          D. 泽计敌众十余倍

否则安能屈节北庭辱君命乎        役夫僵仆

3.下列各句组,全都表现宗泽“热爱国家、英勇抗金”的一组是(3分)

 ①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          ②是行不生还矣

 ③始为固守不移之计              ④遣数千骑直扣磁州城

⑤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    ⑥泽挥众直前与战

A.①④⑤    B.②③⑥    C.  ②③④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靖康元年,宗泽被推荐担任和议使。他抱定不生还的信念决心不向金人屈节。参与商议的大臣们怕他妨害和议之事,不同意派他前往。

B.太原失守,宗泽认为不能食国家俸禄却躲避国难,毅然前往积极备战,战时披甲登城楼亲自指挥作战,大获全胜。

C.宗泽审时度势,以寡兵孤将深入敌人军营,置之死地而后生。士卒以一当百,奋勇杀敌大败金兵。

D.隆冬时节,朝廷疏浚御河。不久,宗泽不顾长子刚丧,奉檄即行。看到役夫因天寒僵于道,上书其帅要求工程推至初春进行。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多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在上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查看答案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

关汉卿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锅碗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国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拆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1.下列关于《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的曲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铜碗豆”在元代隐喻狎客。

B.“梁园月、东京酒、洛阳花、章台柳”都是元代戏剧艺术家们经常赏玩的。

C.围棋等游戏是风月场中子弟擅长的。

D.“尚兀自不肯休”意思是“还是不肯放弃”。

2.下列关于《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尾》主题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作者以“铜碗豆”自喻,以玩世的口吻抒发愤世的情愫,表现了不与统治阶级妥协的精神。

B.作者以狂放不羁、泼辣淋漓的风致和惊世骇俗之语,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人非议其混迹市井的鄙视态度,反映出作者不向世俗低眉折腰的傲骨。

C.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有“七优八娼、九儒十丐”之说,作者以“专向烟花路上行”的玩笑之语,表达了与江湖艺人们水乳交融的情感。

D.关汉卿为了畅达地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在 “铜碗豆”之前加上了39个衬字和排比句,虽不顾曲律,但豪放中别有韵味。

3.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对关汉卿的一点理解。切入点宜小,不超过250字。

                                    

4.关汉卿重视戏剧表演效果,读了上面的语段,你知道他成功的原因吗?请用简洁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窦娥冤》第4折(书选)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旱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要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强伏罪名儿改。

这是《窦娥冤》第四折后部分,也就是全剧结尾部分。这是窦娥向其父窦天章——两淮提刑肃正廉访使诉说冤情后的三段唱词,它带有总结全剧、揭示主旨的意味。

1.【梅花酒】曲中“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这一句唱词比第三折中的“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这一句揭露得更深刻,试简析之。

                                    

2.【收江南】曲中“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是将俗语“衙门从古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改造而成的、前者比后者反映的当时现实更深刻,结合《窦娥冤》简析之。

                                  

3.怎样认识关汉卿在【鸳鸯煞尾】一曲中开出的治世药方——“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

                                 

4.【鸳鸯煞尾】曲中“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要怜他无妇无儿子,谁管顾年衰迈”再一次展示了窦娥善良的心灵,请联系窦娥悲剧简析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