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从 军 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从 军 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①,心中自不平。牙璋②辞凤阙③,铁骑绕龙城④。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西京:长安。②牙璋:皇帝调兵的信符。③凤阙:指皇宫。

④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泛指敌人要塞。

1.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场面?(4分)

                                                                               

2.诗歌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联系全诗内容,试评价一下作者的思想情感。(4分)

                                                                               

 

1.①颈联描绘的是激烈的战斗场面,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进行侧面烘托。(1分)“雪暗凋旗画”,是从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黯然失色。“风多杂鼓声”,是从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2分)诗人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战将士顶风冒雪与敌人搏斗的英勇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豪壮激烈场面。(1分) 2.略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运用了景物描写,“雪暗凋旗画”,写视觉,“风多杂鼓声”,写听觉,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回答情感。 2.②酌情给分,评价可从正反进行。有观点有依据,言之有理有据,表达流畅给3~4分,理由不充分,表达不太流畅1~2分,仅答“赞成”或“反对”,无理由,不给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孙子兵法》

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1.下列对文中句子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外佐:协助

B.兵者,道也诡:欺诈

C.怒而之挠:阻挠

D.而劳之逸:安逸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

A.存亡道陵与卫律罪上通于天

B.主有道公之视廉将军与秦王

C.利而制权也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D.故能示之不能举世非之不加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子兵法》开篇就讲明,战争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必须要以谨慎的态度来观察、分析、研究,然后才能决定是否发动战争,任何轻举妄动都会给国家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B.孙武认为,战争胜负是可控的,必须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等七种情况对敌我双方进行分析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的胜负。

C.用兵作战的本质就是“诡”,作战的意图不可让敌人知道,即使让敌人知道的也是一些假象,要在敌人无准备的状态下实施攻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D.由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战争同样有人力不可控制的一面,所以孙武认为,在尽力发挥人的智慧的同时,也应考虑天意,出征前还是应到寺庙里去占卜一下,增加胜算把握。

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

                                                      

②利而诱之,乱而取之。

                                                     

③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报任安书》)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见通灵宝玉上的字,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莺儿说这与黛玉项圈上的是一对。宝玉果然看到金锁上刻着癞头和尚送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红楼梦》)

B.赵云保护着糜夫人、阿斗突围,好不容易脱离危险,曹操的追兵又到了。赵云苦苦劝说受了重伤的糜夫人抱着阿斗上马,自己步行护卫。但为了让赵云保住刘备的骨肉,糜夫人把阿斗交给赵云后,就拔剑自杀了。(《三国演义》)

C.隐修女认出艾丝美拉达就是她多年前失去的女儿,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官兵抓去,又无力挽救女儿。最后她咬住刽子手的手,官兵把她使劲一推,她的头重重地撞在石板上,死了。(《巴黎圣母院》)

D.欧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送给了查理,她的母亲发现这件事情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欧也妮没有火取暖,只有清水和淡水度日。查理给欧也妮做点好吃的,只能在夜里给她送去。(《欧也妮·葛朗台》)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子曰“成仁”,孟子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④①②⑤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金庸武侠名作《雪山飞狐》出现在最近新课改后的北京语文泛读备选篇目中,这种变化再次引发了“金庸能否入教材”。

B.刘翔到底有多火?他的裤子碎片给出了答案。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夺金之后,刘翔的裤子刚刚被抛上看台,就被观众们抢成了碎片。

C.经过反复的讨论和认真的审议,学术委员会最后采纳了两个青年教师的建议,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大家的积极性。

D.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周杰伦与科比联手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歌星球星混合搭配比赛,场面热烈火爆,观众无不拍手称快。

B.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C.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D.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自己的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