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话,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三句,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生活中出现了那么多的东西使人眼花缭乱,让人眼红耳热,又令人无所适从。当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令我们无从选择时,我们为何不选择拒绝呢?有拒绝才有追求: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给“科学发展观”下个定义。 (5分)
①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一种方法论。
② 它的前提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
③ 它主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④ 它的总体要求是实行统筹兼顾。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虑和感情上的纷扰, ,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① 充满了闲适欢愉 ② 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③ 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④ 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⑤ 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 ⑥ 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
A ①④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③⑥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劝学》)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5.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6.云树绕沙提, , 。柳永《望海潮》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小题。
清 平 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挼,读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4分)
2.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具体阐述。(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9分,4-6每小题3分)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称:赞扬]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胁:以威力相迫]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情:真实的]也,非欲以窥[窥:伺机图谋]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璧于赵,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僇:杀戮]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明朝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召有司案图(案:拿出)
B. B.引赵使者蔺相如(引:引导,带领)
C. 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曲:委屈)
D.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亡:失去)
2.下列内容能分别体现蔺相如的“智”和“勇”的一项是( )
|
A.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
|
B.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
|
C.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 |
|
D.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
使舍人怀而逃之
3.结合两组文字内容,下列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市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
|
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
|
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市送给赵国的。 |
|
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市,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市,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3分)
(2)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3分)
(3)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璧于赵,而归直于秦?(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