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广西镉污染的冷思考 举国欢腾庆新春之际,龙城柳州遽然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广西镉污染的冷思考

举国欢腾庆新春之际,龙城柳州遽然曝出的镉污染事件时刻牵动国人关注。根据最新报道(截至2月2日),目前已有8名相关责任人被警方控制,另有4名相关责任人正在通缉中。龙江河镉污染高峰值则已从超标约80倍降至超标25倍左右。

事态逐步趋于好转,不幸之中堪可聊慰。在此过程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并落实“三确保”原则,即,动用一切力量、一切手段、一切办法、一切措施,确保柳州市取水口水质达标,确保柳州市不停水,确保柳州市供水达标。此番表态和决心理应给予积极的评价。

但我们也注意到,污染发生后,尽管相关地方政府并未刻意隐瞒真相,但是,纵观该事件危机处理各个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在此次危机处理过程中,依然存在通报滞后、信息含糊、口径不一等技术性瑕疵,导致柳州部分市民一度因恐慌而抢购、囤积矿泉水,以至当地物价部门不得不重申,商家销售瓶(桶)装水不得有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行为。

根据以往情况来看,由于危机大多被定性为事故或工作中的失误,因此,解决危机的方式经常是通过政府机构内的组织沟通渠道,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封闭式”的干预。但现在的技术条件却是,人们通过互联网络、手机微博等非常便捷的方式,很容易实现既快且广的信息传递,故而在官方信息不尽及时、通畅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猜疑与恐慌。

基于与时俱进的要求,现代政府必须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此种意识是对处于萌芽状态危机事件的敏感性,缺乏这种敏感性就会贻误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这就要求政府在危机发生时,立即投入到危机的处理中,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解决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冲击降至最低点,而这其中,所谓各种损失和冲击的评估中,对于人的健康和安全的考量应该是第一位的、压倒性的,而包括“稳定”、“稳妥”等在内的其他一切重要的诉求,则只有在第一位的目标得以确保的前提下,才有其实现的必要和可能。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以2003年SARS疫情所引发的公共安全危机为契机,我国各级政府在积极应对此类事件的实践中,正在逐步摸索建立起行之有效、合乎国情的危机处理常态机制。而近期发生的镉污染事件则像一面镜子,既照出了进步,也照出了不足,接下去的工作,无疑当属在此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国经济周刊》2012年第5期)

1.下列有关“公共安全危机”的论述,不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3分)

A.性质为事故或工作中的失误,可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封闭式”的干预。

B.在当下,如果官方信息不尽及时、通畅,很容易造成猜疑与恐慌。

C.可能对人的健康和安全造成损失和冲击,处理上往往有最佳时机。

D.可以体现我国各级政府在应对此类事件实践中的进步和不足。

2.广西镉污染造成恐慌的原因是什么?(3分)

3.现代政府应如何应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3分)

 

1.A 2.地方政府存在通报滞后、信息含糊、口径不一等技术性瑕疵;(1分)商家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1分)互联网络、手机微博等非常便捷的方式,使得信息既快且广的传递。 (1分) 3.必须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1分)在危机发生时,立即投入到危机的处理中,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解决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和冲击降至最低点;(1分)建立起行之有效、合乎国情的危机处理常态机制。(1分) 【解析】 1.只适合以往情况 2.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在此次危机处理过程中,依然存在通报滞后、信息含糊、口径不一等技术性瑕疵,导致柳州部分市民一度因恐慌而抢购、囤积矿泉水,以至当地物价部门不得不重申,商家销售瓶(桶)装水不得有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行为。”“人们通过互联网络、手机微博等非常便捷的方式,很容易实现既快且广的信息传递,故而在官方信息不尽及时、通畅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猜疑与恐慌。”从以上信息看,人们由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引起恐慌。所以答题时要注意阅读上下文,从中筛选与之有关的信息,一定要全面。 3.阅读第五自然段“缺乏这种敏感性就会贻误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第六自然段,我国各级政府在积极应对此类事件的实践中,正在逐步摸索建立起行之有效、合乎国情的危机处理常态机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①也。”

夫子哂之。(选自《论语·先进》)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②善,无施③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④之。”(选自《论语·公冶长》)

①方:礼仪;②伐:夸耀、自夸;③施:表白;④怀:关爱。

1.和弟子相比,孔子之志有什么特点呢?请简要概括。(2分)

2.子路之志是什么呢?请概括并作简要评价。(4分)

 

查看答案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5分)

A.觉民刚刚走上左边厢房的一级石阶,正要跨过门槛进去,就听见婢女鸣凤喊他们吃饭,并且告诉他们姑太太和琴小姐来访。吃过晚饭后,觉民便将他们学堂明年暑假要招收女生的消息告诉琴,让琴兴奋了许久。(《家》)

B.张飞一路平定蜀中郡县,巴郡太守严颜依靠城池的坚固进行抵抗,张飞强攻却是打不下。最后,孔明用计活捉了严颜。张飞对他以礼相待,严颜感其恩义,于是投降。随后,严颜一马当先,打下了他所管辖的地方。(《三国演义》)

C.孔明因缺粮引兵至陇上割麦,司马懿事先预料到,率军到各郡麦田守护。孔明令姜维、魏延、马岱装神弄鬼,带兵迷惑魏军,魏兵无不骇然;司马懿不知来者是人是神,三日不敢出城。孔明乘机令三万精兵将陇上小麦割尽运走。(《三国演义》)

D.曹操派孔融去招降刘表。孔融临行前向曹操推荐祢衡。祢衡为人狂傲,曹操为侮辱他就给了他一个击鼓的差使。祢衡借自己的狂傲行为击鼓骂曹,堪称痛快淋漓,成为一段佳话。后曹操借刀杀人,祢衡死于黄祖之手。

E.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这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家》)

2.阅读下面《家》选段,回答问题。

“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的笼’!”觉慧依旧在屋子里踱着。“我要出去,我一定要出去,看他们把我怎样!”他说着,就往外走。

觉慧为什么被囚禁在家里?他最终离家出走去了哪里?对于觉慧的离家出走,觉新的态度有何变化?

3.“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曹操一方被张飞吓死的是谁?刘备评价张飞“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惜失于计较”指什么事情?请简述这一情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2分)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恭帝幼冲①,太祖英主有度量,将士归心。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②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

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

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问之,曰:“世宗子也。”时范质与赵普、潘美等侍侧,太祖顾问普等,普等曰:“去之。”潘美与一帅在后,独不语。太祖问之,美不敢答。太祖曰:“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上曰:“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美遂持归。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后终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③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靖康之变④,门皆洞开,人得纵观。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间,曹勋自金回,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节选自《宋人轶事汇编》)

【注】①周恭帝:指柴宗训,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第四子,继位时年仅七岁。幼冲:年龄幼小。②点检:官职,与下文中的“太祖”“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均指赵匡胤。③四季举行的祭祖典礼。④靖康之变: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其忠于所事旌:表扬、表彰。

B.太祖问普等顾:故意。

C.因有司敕:命令。

D.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之殛:诛杀。

2.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宋太祖对柴氏子孙体恤有加的一组是(3分)(   )

①太祖问之,美不敢答            ②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

③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  ④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

⑤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⑥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太祖虽然受到将士们的爱戴,但一听到要立他为天子还是感到心慌而拿不定主意,结果被他的姐姐训斥了一通。

B.宋太祖相当理性地处理陈桥事变后的问题,如对当初那个不让他过关的陈桥守门者进行封官,以表彰他能忠于职守。

C.在对待柴世宗儿子的问题上,宋太祖在杀与不杀的矛盾中最后听从了潘美的意见,从而保留了柴氏的血脉。

D.由于太祖对誓碑的严格管理,因而除天子外,即使朝中大臣以及皇帝的近侍也不知道誓碑上所镌刻的内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3分)

(2)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2.孔子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4.无边落木萧萧下,                       。(《登高》)

5.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江花月夜》)

6.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7.人世几回伤往事,                       。(《西塞山怀古》)

8.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