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此情可待成追忆,                       。(《锦瑟》)

2.孔子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4.无边落木萧萧下,                       。(《登高》)

5.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江花月夜》)

6.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7.人世几回伤往事,                       。(《西塞山怀古》)

8.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

 

1.只是当时已惘然 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不尽长江滚滚来 5.海上明月共潮生 6.天生我材必有用 7.山形依旧枕寒流 8.人迹板桥霜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的前提是识记,所以一定要记准确,才能写准确,如惘易错,材与现代词不同,是好材料,而不要简单理解成人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

以“美”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

要求:1、不少于700字; 2、写诗歌,必须在14行以上,要有意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4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群贤毕至,少长集   咸:都

B. 列坐其             次:旁边

C. 况修短随           化:自然

D. 彭殇为妄作         齐:使……相等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6ec8aac122bd4f6e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2分)

(2)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2分)

4.兰亭集会,作者有“信可乐也”的感受,请你从文中概括出两点最主要的原因。(3分)

5.结合文本,简析作者的生死观。(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14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

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结果自豪。

⑧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1.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修辞效果? (2分)

2.第③段中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概括地说是指什么?文中“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一句中“做得相反”从文本出发来理解应是什么意思?(3分)

3.第⑥段中“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中“这样”指代什么?为什么说“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呢?(3分)

4.第⑧段从整体上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3分)

5.从文本来看,马克思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概括。(3分)

 

查看答案

默写(6分,每空1分)

1.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2. 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8分)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__诗。(1分)

2.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B.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林南的野外开荒,我固守住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C.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D. 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3.本诗通过田园美景的描绘来传达思想感悟,请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