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①...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①。

三春②白雪归青冢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① 刀环:刀柄上的铜环,②“三春”指暮春 ③“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传说塞外草白,惟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

1.这是一首边塞征战诗,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请简要分析(3分)

2.本诗题为“征人怨”,通篇却无“怨”字,你能从“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这两句诗中品味出征人的哪些怨情?(3分)

 

1.借代手法。“金河、玉关”边塞地名指代边关,“马策、刀环”是马鞭、刀柄上的铜环指代征战生涯(战争或战事),加上“岁岁”“朝朝”表现了征人长期换防戍边、频繁征战(练兵备战)的厌恶(怨恨)(对仗工整,“岁岁”、“朝朝”相对,强调戍边时间之长,“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强调战事频繁,“复”字、“与”字虚词相对,强调戍边生活的单调困苦,表现了征人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情) 2.“三春白雪”指边塞暮春季节还白雪纷飞,表达了征人对边塞天气极寒怨恨。征人每日看到的是万里黄河环绕黑山,表达了征人对边塞景色单调、环境艰苦的怨恨。 【解析】 1.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无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2.三句写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惟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肃杀如此,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这两句写景,似乎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诗虽然不直接发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小题(15分)

冯唐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①“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②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五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③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末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良久,召唐曰让:责备

B.当是之时,赵几霸:霸业

C.且云中守魏尚上功首虏差六级坐:获罪,犯罪

D.武帝立,末贤良,冯唐举:推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 冯唐孝著② 申之孝悌之义

B.①赏赐决外②而耻学

C.① 陛下得廉颇、李牧②有槁暴

D.① 委任责成功② 尊贤重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冯唐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是难得的令人折服的杰出之士。

B.此文一笔两涉,冯唐之所以能显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遇到了“从善如流”的汉文帝。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再现了敢于直谏的良臣和勇于纳谏的贤君形象。

C.冯唐虽然杰出,但仕途却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后连一个官职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冯唐易老,李广准封”之叹。

D.这段文字体现了司马迁一贯的风格:全文朴实的叙写,蕴蓄着强烈的爱憎之情;许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着强烈的文学性。

4.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27分)

1.下列各句加点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3分)

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②然秦以区区之地③古之学者必有师④自以为关中之固⑤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⑥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⑦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⑧小学而大遗

A.①③④⑥⑧

B.②③④⑥⑦

C.①③⑤⑦⑧

D.②⑤⑥⑦⑧

2.下列各项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拘于时为天下笑者,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非我也,岁也句读之不知

D.师不必贤于弟子无以成江海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鱼鳖不可胜食也。

2.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故木受绳则直,       

4.顺风而呼,         ,              

5.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7.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8.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9.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师者,                        

11.吾师道也,                                        

1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取谛国粹销声匿迹层峦迭嶂

B.斑斓赊帐礼尚往来震耳欲聋

C.佝偻启锚富丽堂皇班驳陆离

D.遐思威慑一泻千里时过境迁

 

查看答案

下面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双(jiá)美(bì)头(càn)运而生(yìnɡ)

B.给(gōng)启(dìng)愧(zuò)残羹冷(zhì)

C.攻(xié)缱(quǎn)风(gāng)恶(chù)

D.(juàn)秀(jī)粉趿拉(tā)(qióng)茕孑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