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2分) 有些人 张晓风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2分)

有些人

张晓风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胁下生翅一般——我平生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突然间长大了。

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曲扭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我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地离去。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踞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那陌生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那年7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语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1.作者写了自己记忆中的四个人,请你分别概括四个人的事迹以及他们被作者记在心中的理由。(8分)

2.请简要分析文中"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这句话的表达效果。(4分)

3.作者对四个人物的描写三言两语,各具特色。请你选择两个人物,从描写手法的运用和表达效果的角度作简要点评。(6分)

4.米店胖女人的一声"不敢",让作者感慨"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请你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那种"无所畏惧"的人的看法。(4分)

 

1.(1)小学老师坦言“不会写‘挖’字并适时鼓励我”;她以谦逊和毫不吝惜的称赞,挖掘出"我"心中的自信;(2)米店老板交易不敢欺诈;她对诚信、良知的敬畏令我肃然;(4)街边中暑的男人并没有得到人们帮助;他的无助、路人的冷漠、"我"也没有帮助他引起了作者无限的自责;(5)代数老师临考前耐心地给作者讲解行列式;他对学生负责、真心为学生好的行为,体现了"君子谋道"的精神。 2.运用借代手法,用皮鞋指代穿皮鞋的人,"美丽的皮鞋、美丽的人行道"与"衣衫槛褛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了现实生活中的物质条件富裕者对贫困落难者的无视和冷漠。 3.小学女教师:通过语言描写充分表现出这位女教师善于理解学生、抓住一切时机教育孩子的优秀品质。   米店老板:通过神态描写充分表现出了她对诚信和良知的敬畏之情。 街边中暑的男人:通过肖像描写充分表现出了他困苦无助的处境。 代数老师:抓住典型细节充分表现出代数老师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4.为官者以权谋私,经商者以假当真,生活中这种"无所畏惧"的人缺乏良知,没有诚信,我们应该加以批判,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品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所举实例言之成理即可)(举实例2分,发表看法2分) 【解析】 1.仔细阅读全文,可见作者写到了四个人,其中有小学老师、米店老板、中暑的男人和代数老师。答题时要写出他们是什么地方让作者难忘,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2.答此题要明确两个词,美丽与衣衫槛褛者,美丽代表富人,而衣衫槛褛则代表穷人。不但要写其代表意义,还要说明其所表达的意义。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说明富人们很冷漠。其中“借代”“对比”各1分,“现实生活中的物质条件富裕者对贫困落难者的无视和冷漠”2分。 3.本题实际也包含两问,一个是表现手法,即写出其是语言描写还是外貌描写或是动作描写。然后点明,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想表现他们的什么品质,如语文老师的真挚谦逊和毫不吝惜,米店老板的诚信与敬畏等 4.人们常说人要有良心,即人要有所畏惧。列举身边人因为无所畏惧而无做坏事的事例。可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其中举实例2分,发表看法2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篇名句及文学常识填空。(12分,每小题1分)

1.有人评论陶渊明之诗“写其常情,不事雕饰,语圆而气足,简而意尽”,《归园田居》中“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等诗句,就体现出陶诗这一富有独创性的特征。

2.____________,可以卒千年。 (《孔雀东南飞》)

3.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5.风鸣两岸叶,                          ,维扬忆旧游。(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6.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颀《古从军行》)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8.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清平乐》)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10.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

11.1991年,王小波的小说《____________》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

12.《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作品的作者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8分)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上片画线的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辛词以用典见长,请对词的下片画线处典故进行赏析。(4 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5分)

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义州卫。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之,有省。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因亢旱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至性不显,真理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既别,肖其像事之。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有来学者,辄辞之曰:“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

弘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右参议。玺书至而母适病死,乃上疏恳辞。

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思乱。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聚从劫掠,顾相戒曰:“毋惊贺黄门。”钦闻之,往谕曰:“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众初汹汹,至是知悔,罗拜而泣呼曰:“吾父也,愿教之。”钦曰:“惟不杀人,祸可恨。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良民何畏焉?”未几,有言镇城军果至者,众复噪曰:“贺黄门无嫚语。”环跪钦里门。钦曰:“吾固知有是也。城中扰攘至此,镇城焉得不发兵?兵虽至,尔等不杀人,必宥尔,无恐。”众散去,乱遂定。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他人可欺,吾敢欺贺先生耶?”其至诚感人如此。

钦处家笃恩谊,正伦理,厚姻成,睦宗党。冠婚丧祭一遵古礼,不根之言纤毫不入于耳,子姓必薰陶之以孝弟之义。日改月化,一乡人皆兴于善。里俗溺于异端,丧葬皆作佛事,啖酒肉,肆为奢僭,钦以身范之。晚更好《易》,究心象数,手不释卷,大臣荐引相属,终不起。少尝隐居医无闾山,因以医闾自号,人遂称为医闾先生。

(节选自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卷二十一《人物传二·明一》)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治改元,阁臣荐用:由

B.自求退 劾:检举揭发。

C.必尔,无恐 宥:宽恕。

D.玺书至而母病死适:适宜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钦听论学 孰能讥之乎

B.罗拜泣呼曰 盖将自其变者观之

C.义州守臣贪残变先发 又悲夫古书之不存

D.时又有边将诈诱杀阵获者 人刀俎,我为鱼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钦做官,进德修业,尊师重道,传道授业,都坚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

B.贺钦晚年好《易》不愿做官,因年轻时曾隐居学医,大家称他医闾先生。

C.贺钦处变不惊,机智策略地安抚变乱民众,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安宁。

D.贺钦重视伦理道德,对家属亲戚、邻里乡党、民情风俗,都有教化和影响。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3分)

(2)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3分)

 

查看答案

《红楼梦》阅读。(5分)

秦可卿之丧事,协理宁国府的人是        ;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        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大观园中的一个平凡劳苦的农家老妇,常被大家取笑戏弄的人是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