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孟子?梁惠王下》)

②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孟子?梁惠王下》)

1.孟子认为与邻国交往的原则是什么?请根据选段①简要概括。(2分)

2.请结合上面两个选段,简要分析小国如何保存自己。(4分)

 

1.大国要仁,以大事小;(1分)小国要智,以小事大。(1分) 2.小国的国君要有智慧,能够敬畏天命,与大国搞好外交关系;(2分)对内推行仁政,团结人民,使人民齐心协力,誓死保卫国家。(2分) 【解析】 1.我们能很快找出: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但还要动动脑子,得出大国要仁,小国要智。 2.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畏天者保其国。从原文中找出这些信息概括则可。再者对外要智,对内还要仁。 附译文: ①齐宣王问道:“和邻国交往有什么原则吗?” 孟子回答说:“有。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大国的身分侍奉小国,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够以小国的身分侍奉大国。以大国身分侍奉小国的,是以天命为乐的人;以小国身分侍奉大国的,是敬畏天命的人。以天命为乐的人安定天下,敬畏天命的人安定自己的国家。 ②滕文公问道:“腾国是一个小国,处在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司。是归服齐国好呢,还是归服楚国好呢?”孟子回答说:“到底归服哪个国家好我也说不清。如果您一定要我谈谈看法,那倒是只有另一个办法: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坚固,与老百姓一起坚守它,宁可献出生命,老百姓也不退去。做到了这样,那就可以有所作为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刘关张于张角乱军中救了董卓,董卓却因三人出身低微极为怠慢,因此激怒了张飞,欲杀掉董卓,刘备关羽及时阻止。最后三人连夜引军投了别处。

B.赤壁之战前,周瑜用反间计,诱使曹操杀了蔡瑁和张允;使用苦肉计,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随后黄盖诈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

C.孙权以其妹为饵,将刘备骗到东吴,逼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让刘备择日就亲,并给赵云三个锦囊,教赵云依次而行。

D.曹操借袁绍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董卓,正欲抽刀行刺,却被挑马回来的吕布发现。曹操忙谎称献刀,并借口试马,逃之夭夭。

E.被马超击败后,曹操割须弃袍,惊慌而逃,马超紧追其后,被曹洪拦住,曹操躲到树后,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绝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

上面文字中的“公”是谁?他背弃袁绍的原因有哪些?他投奔曹操后献上什么计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渡江大风

袁 枚

水怒如山立,孤蓬我独行。

身疑龙背坐,帆与波浪平。

缆系地无所,鼍鸣窗有声。

金焦知客到,出廓远向迎。

【注】①鼍:扬子鳄。②金焦:金山和焦山的并称,二山对峙江中。

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2.这首诗题为“渡江大风”,而诗中无一“风”字,却使人觉得狂风大作,请举二例分析作者是如何写“大风”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楚 巫

刘基

楚俗尚鬼,鬼实弗神也,而其巫谋神之。乃阴构于邑侠,请以其利共。邑侠以其情通于国侠,故得悉闻有司之事与讼狱之胜负,验如响。有不用巫言,则事之已右者必左,已左者必右。

于是楚人之奉巫过于奉王令,宁违王禁而不敢违巫言。王闻之怒,命司马戮巫而焚其祠。国人大噪,相与为讹言。于是楚旱,民皆以咎王,群小巫并起为讙,遍国中皆称鬼。

王与令尹谋尽杀巫,以问熊蛰父。熊蛰父曰:“是激也,未可。夫民愚而溺于祸福,彼方兴用鬼,而吾骤遏之,未竟其所望,而谓吾怫其情,必怨。夫怨起于微而积者也。十家之邑,一日不能户无事,而况楚国乎?有事莫不诿诸鬼,则莫不倚鬼以尤王,其奚以御之?不如因而亢之。小人能诪祸而不避亢,亢而后昭其诈,则不户说而喻,然后明正其法,蔑敢违矣。”乃命群巫推一大巫以主鬼,而复其祠,国有事亦请焉。而大选县公,平庶狱,宽征役,绝请谒,黜贪墨,国邑之侠皆屏迹。巫言多不中,民始懈。

会鄙有西师,王集其国老以祈巫,巫不得先闻,而失其辞,王以诘国老,国老愕,弗能对。乃尸巫而爇鬼,无一人敢复言鬼。                            (节选自《郁离子评注》)

巫 鬼

刘基

王孙濡谓郁离子曰:“子知荆巫之鬼乎?荆人尚鬼而崇祠,巫与鬼争神,则隐而卧其偶。鬼弗知其谁为之也,乃蠥于其乡。乡之老往祠,见其偶之卧,醮而起焉。鬼见以为是卧我者也,欧之踣而死。今天下之卧弗可起矣,而不避焉,无益,祗取尤耳!” (节选自《郁离子评注》)

【注】①讙:通“喧”,喧哗。②怫:通“悖”,违反。③县公:县大夫。④爇:放火焚烧。⑤郁离子:刘基在文章中的托称。⑥蠥:同“孽”, 危害。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其巫谋之神:灵验

B.相与为言讹:伪诈

C.则莫不倚鬼以王尤:过失

D.会有西师鄙:边境

2.下列对两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巫》中的巫师借鬼招摇撞骗,《巫鬼》中的巫师则为争神而暗中推倒鬼的偶像。

B.《楚巫》中的百姓对巫师的话始终执迷不悟,《巫鬼》中的百姓却无辜受鬼之害。

C.《楚巫》中,在惩杀谣传干旱的巫师上,楚王有些急躁,而熊蛰父则冷静有识。

D.《巫鬼》中的鬼对巫师不让百姓崇尚祭祀鬼神无计可施,最后迁怒乡里的老人。

3.下列对两篇文章寓意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楚巫》:祸患常积于忽微《巫鬼》:审时度势,避祸于未然

B.《楚巫》:谣言止于智者《巫鬼》:养正邪自除

C.《楚巫》:多行不义必自毙《巫鬼》: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D.《楚巫》:功以谋就,事以计成《巫鬼》:大厦已倾不可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得悉闻有司之事与讼狱之胜负,验如响。(3分)

(2)鬼见以为是卧我者也,欧之踣而死。(3分)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总角之宴,             。(《诗经?氓》)

2.                    ,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3.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4.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

5.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卧龙跃马终黄土,             。   (杜甫《阁夜》)

1.             ,飞羽觞而醉月。       (王勃《滕王阁序》)

2.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3.梦入神山教神妪,             。     (李贺《李凭箜篌引》)

4.鸟雀呼晴,             。           (周邦彦《苏幕遮》)

5.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