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挂幅 (日)夏目漱石 ①大刀老人决心在亡妻的三周年忌辰...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挂幅

(日)夏目漱石

①大刀老人决心在亡妻的三周年忌辰之前,一定给她立一块墓碑。但是靠着儿子那点本事,只能勉强糊口度日,此外再也无力积蓄一文钱。春天又来到了,老人苦窘着脸对儿子道:“那忌日也是三月初八呢。”儿子只回答说:“啊,是呀。”就不再做声了。大刀老人终于决定卖掉祖传的一幅珍贵的画来筹措费用,便和儿子商量道:“行吗?”儿子以冷淡到可恨的态度赞成道:“那行吧。”儿子是在内务省的社寺局里做事的,拿着四十元的月薪。有妻子和两个孩子,而且还要奉养大刀老人,所以很吃力。老人若不在,这珍贵的挂幅早就变成融通的东西了。

②这挂幅是一方尺左右的画绢,因为年深月久,颜色变得如熏过一般,如果挂在暗的房间里,就模糊到分辨不出是什么东西来。老人说这是王若水画的葵花。并且每月从壁橱里拿出两三次,拂去桐盒上的灰尘,恭恭敬敬地取出里面的东西,立即挂在三尺的墙壁上,凝望着。的确不错,定睛一看,那熏污的浊暗之中,却有淤血似的很大的花样。有的地方,还略微残留着青绿色脱落的斑迹,老人面对这模糊的唐代的古画,就忘却了这个由于他活得过久简直住旧了的人世。有时候,一面注视着挂幅,一面吸烟或喝茶;不然就光是凝神看着。“爷爷,这是什么?”孩子走过来,说着就想用指头去触,像想起时日似的,老人一面说:“不要碰。”一面轻轻站起,去卷挂幅。于是孩子便问:“爷爷,弹子糖呢?”“嗯,买弹子糖,可不要淘气了。”老人说着,慢慢地卷好挂幅,放进桐盒,送到壁橱里,放在柜子里,然后到外面去散步。回来的时候,顺便到街上的糖店里买两袋薄荷弹子糖,递给孩子道:“喂,弹子糖!”儿子晚婚,小孩儿只是六岁和四岁。

③和儿子商量的第二天,老人拿包袱皮包上桐盒,一清早就出去了。到四点钟,又拿着桐盒回来了。孩子跑到房门口问道:“爷爷,弹子糖呢?”老人什么也不说,走进屋,从盒子里拿出挂幅,挂在墙上,失神地望起来,听说转了四五家古董店,有说无落款的,有说画剥落的,竟没有人像老人预期的那样对这幅画表示敬重。

④儿子说:“古董店别去了。”老人也说:“古董店是不成。”过了两个星期,老人又抱着桐盒出去了。这回是得到介绍,送请儿子的科长的朋友看一看。这回也没买回弹子糖来。儿子刚一到家,他便像儿子有失检点似的嗔怪说:“那种没眼力的家伙,怎能卖给他!他那里都是些赝本!”儿子苦笑着。

⑤二月上旬,偶然来了个高明的经纪人,老人把画卖给了好事家。老人立刻到谷中去,给亡妻定做了体面的墓碑,余下的钱存进了邮局。过了五六天,老人又照例出去散步,但比平常晚两小时才回来,两手抱着两大袋弹子糖。说是由于不放心卖掉的挂幅,又去看了一回,见到那幅画静静地挂在四席半的品茗室里,前面插着透明似的腊梅。老人说他在那里被招待了茗茶。“说不定比收藏在我手里还放心呢。”老人对儿子说。儿子答道:“也许是这样吧。”

⑥一连三日,孩子们尽吃着弹子糖。

注:①王若水是中国元代画家王渊的字,号澹轩,钱塘(今杭州)人。尤精花鸟竹石,

存世作品有《花竹集禽》、《秋景鹑雀》、《良常草堂》等图。

1. 小说第②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挂幅之“古”的?(3分)

                                                                        

2.老人卖掉挂幅后,由于不放心,又去看了一回,这体现了老人怎样的情感?(3分)

                                                                        

3.文章结尾写到“一连三日,孩子们尽吃着弹子糖”,这看似闲笔,却别有一番用意,请说说这样写有何作用。(3分)

                                                                        

4.老人最后终于把画卖了。有人认为他不应该卖掉古画,也有人认为老人应该卖掉古画。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请结合作品,分条陈述你的理由。(4分)

                                                                            

 

1.三个方面:(1)画绢的颜色已经模糊暗淡。(2)颜色脱落,葵花只剩下一个花样。(3)画作是唐代作品。(三个方面意思对即可,每一方面1分。) 2.(1)对挂幅的珍爱不舍,(2)对艺术的痴迷。(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满分。) 3.(1)侧面写出了老人由于心爱的“挂幅”有了好去处,内心欣慰、愉悦的心理。(2)突出了老人对“挂幅”极深的感情。(3)照应前文对买弹子糖的情节的描写,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4.意见一:不能卖,理由:(1)古画是传家宝,很值得珍惜。(2)老人对古画很珍爱,留着古画,可以满足老人精神的需求。(3)因急需钱而卖掉古画,不能卖个好价钱。 意见二:能卖,理由:(1)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卖掉古画可以补贴家用。(2)亲情胜过一切,卖了画,可以给亡妻立碑,给孙子买糖。(3)卖给识货人,可以更好地保存古画。(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即得满分) 【解析】 1.因为年深月久,颜色变得如熏过一般,如果挂在暗的房间里,就模糊到分辨不出是什么东西来。那熏污的浊暗之中,却有淤血似的很大的花样。有的地方,还略微残留着青绿色脱落的斑迹,老人面对这模糊的唐代的古画,从以上内容可了解到,画已很老了。 2.平时常常拂去桐盒上的灰尘,不让小孩摸,可见其珍贵之至。不放心也说明其对不放心,这种不放心也是对画的痴迷。 3.与前两次相比,这次老人高兴了,有了钱买了糖,孩子们高兴,他也高兴。高兴是因为画有了好去处。有人识货了。说不定比收藏在我手里还放心呢。 4.本题为开放题。从画的古旧可看出老人不会保养,但他去十分珍惜。所以答题时如果赞成就从经济困难入手,不赞同就从珍惜入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桥边的老人》片段,完成小题。(9分)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1.文中“我”两次劝老人离开,但老人始终没有离开。根据上下文,请分析老人“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的原因。(2分)

2.节选部分是通过“我”之眼,通过“我与老人之间的对活”来展开故事情节的,“我”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3分)

3.阅读小说的最后一段,试结合原文分析结尾一段的作用。(4分)

 

查看答案

某市教委把周杰伦的《蜗牛》当作爱国主义篇目收入中学教材,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正方观点是“周杰伦的《蜗牛》适宜收入中学教材”,反方的观点是“周杰伦的《蜗牛》不适宜收入中学教材”。

请你以正方或反方的身份陈述理由。(不少于60字)(4分)

(附《蜗牛》歌词片段: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查看答案

根据提供的材料和语境,补写空格中的句子,不少于50字。(4分)

中文名

林书号

体重/身高

91公斤/191公分

国籍/祖籍

美国/中国福建

所属运动队

纽约尼克斯队

民族

汉族

球衣号码

17号

出生地

美国加州旧金山帕罗奥多

场上位置

控球后卫

出生日期

1988年8月23日

信仰

基督教

毕业院校

哈佛大学经济系

职业生涯

2010年至今

   林书豪,2012年初春在美国篮坛迅速崛起。可以说他将是NBA历史上继姚明之后的又一位“华英雄”,进一步打破了一些人认为亚洲人体质不适合打篮球的偏见。但他的成功又与姚明有着不同的意义。因为在大众眼里,姚明无论是2. 27米的身高,还是篮球世家的出身以及举国体制下的严酷训练,都更多地暗示他仿佛就是为篮球而生,而不具普遍性;但林书豪不同,                                                              

 

查看答案

九江琵琶亭的楹联,上联化用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中“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句意,下联化用白居易《琵琶行》“枫叶荻花秋瑟瑟”“绕船明月江水寒”句意,请补出下联相关内容。(2分)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

          ,魂销          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2分)

爷爷的宝藏

闹钟响过后,布丽姬特从床上跳了起来,轻轻地来到客厅。客厅非常安静,只有桌子上那只雕着各种图案的闹钟在“滴答滴答”地走着,那声音听起来伤感而空洞。

自从爷爷去世后,玫瑰别墅里的每一样东西似乎都让人感到伤感。爷爷在这儿生活了82年,每年夏天布丽姬特都会来看望他,可是现在别墅将要被卖掉了。

“你可以留下一样东西来怀念爷爷。”昨天,妈妈这样对她说。

留下点儿什么好呢,一本书吗?她走到书架前,浏览着那些书名。正在翻找的时候,她看到其中的一本书里露出来一张纸,她轻轻地抽出了那张纸。

纸的一面写着一个日期:1927年2月1日,另一面却写着令人兴奋的内容:我的藏宝图。布丽姬特拿着这张纸,兴奋地跑进了哥哥科林的房间。

这个藏宝图非常简单:一个大圆圈,圆圈里写着“巨石”的字样,然后一个箭头从巨石画出去,旁边写着“走20码”。箭头的末端画着一个小圆圈,小圆圈里写着“石头”的字样,还打着一个叉。

“   巨石就是爷爷所说的大圆石。”布丽姬特说。

“宝藏就埋在巨石20码以外的石头下。”科林说,“走,我们去挖宝藏。”

他们从杂物房里拿了两把铁铲,穿过一块玉米地,来到那块巨石旁。那块巨石是爷爷的农场里唯一的一块大圆石,立在小河边已经不知多少年了。

科林从巨石开始计算步子,用他的小脚来计算20码的距离并不容易,但在玉米地周围只有两块石头能藏宝藏。

“先看这块。”说着,科林把那块比较大的石头滚到了一边。

布丽姬特马上用力把铁铲插进泥土里。“会是什么宝藏呢?金条,还是满满一箱的宝石?”布丽姬特嘀咕道。

“也许是钱。”科林说道,“如果找到很多钱,妈妈就不用卖掉别墅了。”

留住别墅的想法刺激着布丽姬特,她紧握着铁铲,挖得更卖力了。但挖了半个小时,他们看到的还只是泥土。

“一定是在另一块石头下。”科林说。

他们马上转移地点,但两个人又挖了一个小时,仍然一无所获。这时,阳光已经很强烈了'晒得两个人的皮肤生疼。

“宝藏也不在这儿。”布丽姬特沮丧地说。然后,她叹了口气,拖着铁铲转身走回了别墅,而科林则咬着牙继续不停地挖。

回到别墅,布丽姬特又盯着那张藏宝图。忽略了什么呢?到底还有什么线索还没被发现?她仔细地看着那幅图,然后翻过纸的另一面,那上面只写着一个日期。

看着那个日期,布丽姬特的眼睛忽然一亮。“我找到了!”她大喊着冲出屋子,抓起铁铲,朝巨石附近的小河跑去。

“布丽姬特,你去哪里?等等我!”科林喊道。

科林也跑向小河,布丽姬特已经坐在了划艇上。

渡过小河,布丽姬特领着科林来到河岸的一块石头边。科林搬开石头,一只铁盒出现在他们眼前。

“布丽姬特,你是怎么知道的?”科林乐坏了。

布丽姬特笑了:“藏宝图是在隆冬画的。那时小河已经结冰,爷爷穿过小河,把宝藏埋在了这里。”

“我们还忘了一些事情。”她继续说道,“那一年是1927年,藏这个盒子的时候,爷爷还是个孩子。”

科林急忙打开盒子。盒子里面没有钱,没有珠宝,也没有金条,只有几个铁皮做的士兵。科林失望地叹了口气。

但布丽姬特却笑了。对她来说,这些玩具士兵才真的是一份宝藏,正是她想要用来记住爷爷的特别的东西。当她抚摩这些爷爷小时候的玩具时,她感到爷爷就在她身边。

1.开篇从闹钟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2.请结合本文具体分析爷爷的形象。(3分)

3.“爷爷的宝藏”在整篇小说中有哪些作用?(3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爷爷,也有人认为是布丽姬特。试结合本文予以探究,谈谈你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