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汝殁以六月二日 ②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③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④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
|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B.虽万乘之公相 |
|
C.早缫而绪 |
D.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 |
B.亭亭如盖盖:覆盖 |
|
C.而读书者与之与:许可 |
D.比及三年比:等到 |
下列对《记念刘和珍君》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
A.“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一般庸俗的市民,“有恶意的闲人”指的是“陈西滢之流的流言家,走狗文人”。 |
|
B.文章以煤的形成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阐明徒手请愿的斗争方式只能推动历史前进一小步,而牺牲太大,告诫斗争者要改变斗争方式。 |
|
C.引用陶潜诗句的目的是说明烈士的血不会白流,亲族、师友、爱人将永远怀念她们。 |
|
D.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实甫,名德信。元代戏曲作家,他所著的《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传统结构,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为其中的第四本第三折。 |
|
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
|
C.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喜剧《威尼斯商人》,历史剧《亨利四世》,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这四部悲剧就是他著名的“四大悲剧”。 |
|
D.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B.重为乡党所笑 |
|
C.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