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 庄子及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丑中之美

庄子及其后学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因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看来,人的外形的丑丝毫也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庄子一方面赞赏他理想中的“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神人”,另一方面又丝毫不歧视形体残缺丑陋,却具有精神人格美的人。在中国美学史上,也是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指出了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

《德充符》中通过许多寓言说明了这个道理。卫国的哀骀它是一个奇丑的人,“以恶(丑)骇天下”,然而“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鲁哀公和他相处不过数月就想请他当宰相。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描写了这个奇丑者得到了包括妇女在内的许多人的爱慕,同时又借孔丘之口说明了他之所以得到爱慕的原因:“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而所谓“使其形者”就是精神。人们之所以爱这个奇丑的人物,就是爱他的“全德”,爱他的精神美。“闉趾支离无脹”“瓮盎大瘿”都是一些腰弯及于脚趾、形体残缺没有嘴唇、身上长着像盆瓮一样大的瘤子的奇丑人物,然而前者说卫灵公,后者说齐桓公,都得到了赏识和喜爱,以至卫灵公、齐桓公看起那些形体齐全的人来,反而觉得“其脰肩肩”,矮小可怜了。庄子认为,这是“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缘故。这些奇丑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庄子看到了人的内在精神美能够压倒和克服外在形体的丑,“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在追求着个体人格自由的庄子眼里,就连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孔子,虽然形体健全,但较之于被砍掉了一只脚,却懂得自然无为之道的“兀者叔山”,在精神上是遭受了无可解救的“天刑”的。在庄子看来,这种精神上的刑残比肉体上的刑残更加可悲。庄子一点也不忽视形体的美,但更加重视精神的美。这种对于人的精神美的高度重视和追求,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从艺术史上看,庄子认为在丑怪的形相中可以包含强烈的精神美的思想,曾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明显的影响。五代人物画家禅月大师贯休的人物画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贯休是禅宗的信奉者,曾被皇家授予师号。而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贯休所画的人物,其形相十分怪异甚至丑陋,却又使人感到有一种内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其名作十六帧水墨罗汉,骨相奇特古怪,为前代所找不出的。例如有庞眉大目者,孕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以之与阎立本的帝王图相对照,虽则坚实劲拔的笔致,略有相似,而人物的形态完全不同。阎氏的人物庄严肃穆,是一种士大夫社会的正型。而贯休的人物怪骇突兀,宛如战斗时神经紧张的一种变型”。完全可以说,在中国美学史上,对丑怪之美的肯定,为庄子美学所特有。这也是一般浪漫主义美学所共有的特色。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则是排斥丑怪之美的。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及其后学认为人的外形的丑并不妨碍他具有精神的美,得到人们的爱慕,是因为他们尊崇以“道”的自然无为为美,其根本表现是在个体人格的自由上。

B.在《德充符》中,庄子以文学的夸张笔法,塑造了一批形貌奇丑无比的人物,他们不但得到了妇女的爱慕,而且也得到了国君的赏识和重用。

C.在庄子看来,形貌奇丑的人物,由于他们有人格精神上的美,所以人们就忘掉了他们形体的丑陋,看上去反而比形体健全的人更加高大了。

D.庄子虽然认为“形骸之外”的美高于“形骸之内”的美,但并不排斥形体与精神双美兼得的现象的存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出哀骀它之所以得到爱慕是为了更有力地反驳以孔子为代表的排斥丑怪之美的儒家美学。

B.庄子寓美于丑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禅宗的思想,是同道家的思想密切联系着的。

C.阎立本笔下的人物庄严肃穆,体现的是形体美与精神美相统一的儒家的美学标准,而贯休笔下的人物怪异甚至丑陋,与儒家美学的追求迥乎不同。

D.贯休笔下庞眉大目、孕颐隆鼻的罗汉形象与庄子笔下的“闉趾支离无脹”“瓮盎大瘿”一脉相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庄子看来,孔子所遭受的“天刑”指的是他在精神上只知汲汲于仁义、不懂得自然无为之道。

B.《巴黎圣母院》中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与庄子笔下的“闉趾支离无脹”“瓮盎大瘿”在形体的丑及人格精神的美上都有相近之处。这体现了一般浪漫主义美学所共有的特色。

C.庄子指出在丑的外形之中完全可以包含超越于丑的形体的精神美的这种美学思想后来在魏晋时期的美学中得到了发展。

D.在中国美学史上,庄子第一个明确地谈到了丑的问题,并对丑怪之美予以肯定,这大大拓展了中国美学的领域,对占统治地位的正统儒家美学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1.B 2.B 3.C 【解析】 1.变原文未然为已然 2.强加因果 3.曲解文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中学阶段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6分)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

览众山小”的豪迈;----------------------,-------------------------;

                         _,-----------------------------;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夺取建立新中国的胜利。

 

查看答案

依据下列材料,用一个单句概括出儒、道、佛三家的共同特征。(4分)

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并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价值,给无数英雄豪杰带来精神鼓舞和巨大满足。道家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热,从而为不重功名利禄者或默默无闻者提供精神支持,佛家则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关心愿望和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给有深切痛苦感的人以心理的温暖的慰藉。在历史上,三家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质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弥补着彼此的不足。

 

查看答案

下面六个句子有五句话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5分)

(1)几年以来,在受美国经济低迷和国家执行从紧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证券市场股票指数一路下跌,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广大股民损失惨重。

(2)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之后,中国革命就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

(3)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校在校园网主页上增设了“辛亥英烈”专栏,点击次数两天之内就超过了6万多人次。

(4)中国国情决定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经过长时期努力才能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5)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掩盖不了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事实。发达地区不仅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有文化落差,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所能享受的文化服务也有不小差别。

(6)今年,居民生活价格指数一路上扬,农产品价格大多都20%以上的上涨,但电器产品的价格却一路走低,某品牌的电视,同一规格的产品两个月内降价竟接近一倍。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虽然我国农村历来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方式,素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但是由于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中,                                 。

①商品意识的侵入和年轻人一代现代化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②老年人的价值和作用以及竞争能力都有所下降

③对农村的家庭养老模式构成了直接的冲击

④经济收入远远落后于年轻人,自我保障能力相对弱化

⑤代际之间的经济和伦理关系发生分化

⑥对农村的社会化养老提出了新的要求

A.②④③①⑤⑥

B.①③⑥⑤②④

C.①⑤②④③⑥

D.②④①⑤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不厌其烦,兴味索然。

B.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瞻前顾后,不可盲目发展。

C.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D.虽然教育厅领导只是走访了少数几所学校,但管中窥豹,他们对我市推行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