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填空(每小题1分)
1.想当年, ,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最难将息。(《声声慢》)
3.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4.多情自古伤离别, !(《雨霖铃》)
5.重湖叠巘清嘉, ,十里荷花。(《望海潮》)
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7.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8.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
阅读李清照《武陵春》一词回答问题(6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两句直接抒情,“事事休”是关键,它包含着哪些意思?(3分)
2.“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什么地方?(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徒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辄能语其要语:说出 |
|
B.赐以金帛,辞之辞:告辞 |
|
C.轼诣武卫营诣:到……去 |
|
D.卒全其城全:保全 |
2.选出全都能直接表现苏轼“好学有才华”和“一心为民”,表述正确的一项(3分)( )
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②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④轼之才,远大器也⑤公可谓爱人以德矣。⑥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过家不入
|
A.①③④ |
B.②④⑤ |
C.③④⑥ |
D.①②⑥ |
3.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净臣之志。 |
|
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
|
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
|
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父母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7分,每空1分)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园,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凭箜篌引》)
3.五月渔郎相忆否, , 。(周邦彦《苏幕遮》)
4. ,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杜牧《阿房宫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共8分,每小题4分)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再次阅读诗歌,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伯父墓表
苏 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 |
|
B.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 |
|
C.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 |
|
D.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 |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分) ( )
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 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
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
|
A.①②⑥ |
B.②④⑤ |
C.③⑤⑥ |
D.①③④ |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
|
B.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
|
C.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
|
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